一、莱芜市位于山东省哪里?
莱芜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部,北部是章丘市东部是淄博市,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地处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下辖8个街道、7个镇,另有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有840个行政村(社区)
二、莱芜市有哪些镇?
莱城区凤城街道 张家洼街道 高庄街道 鹏泉街道 口镇 羊里镇 方下镇 牛泉镇 苗山镇 雪野镇 大王庄镇 寨里镇 杨庄镇 茶业口镇 和庄镇钢城区艾山街道 颜庄镇 黄庄镇 里辛镇 辛庄镇
三、莱芜市有啥特产?
莱芜古城“赢”,位于山东省中部,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那里著名的特产有:
莱芜白花丹参,莱芜鸡腿葱
邢府公雪野鱼头
莱芜生姜,鄂庄肴肉
莱芜花椒,莱芜香肠
莱芜姜酒,陈楼糖瓜
莱芜黑蒜,雪野黑兔
莱芜锡雕,杨氏牛肉干
四、莱芜市学校有哪些?
莱芜市莱钢高级中学是莱钢第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市直高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坐落在莱芜市钢城区钢都大街中段路南,
五、莱芜市有几个区?
两个市辖区。
莱芜市,别名凤城,为山东省辖原地级市(2019年1月正式撤销),位于地处山东省中部,
泰山东麓,北邻济南市章丘区,东临淄博市博山区、沂源县,南临泰安市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2246.21平方千米,原辖2个市辖区,2017年常住人口137.6万人。
六、莱芜市有哪些区?
莱芜只有两个区。
莱城区和钢城区没有管辖县,莱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钢城区1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
莱芜市,莱芜古称“嬴、牟”,别名钢城,为山东省地级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莱芜战役”。
莱芜市位于地处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东经117°19′~117°58′,北纬6°02′~6°′,北邻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南北最大距离58公里,东西最大距离56.8公里,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距省会济南市112公里。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重要的冶铁中心,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并且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
莱芜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七、莱芜市有什么名吃?
说起莱芜好吃的,首先要提名口镇香肠,又以
顺香斋
富有盛名。 莱芜炒鸡在周边很有名声,主要有棋(碁)山炒鸡
、
苗山炒鸡
、
茶叶炒鸡
为主要招牌。ps:茶叶炒鸡里面并没有茶叶,而是创始人是茶业口镇
的。 另一在周边地区名声在外的美食就是雪野鱼头。雪野湖风景优美,水产丰富,在这里吃个鱼宴,挺不错的享受。 口镇(吐丝口)除了有香肠外,还有独特的口镇方火烧。另外在泰安与莱芜交界的泰安范镇,有着范镇火烧,又称泰山火烧、范镇驴油火烧
等。在周边地区很流行。百年老店是范徐驴油火烧。
莱芜的特产有三辣一麻,即生姜、白皮蒜、鸡腿葱和大红袍花椒
。还有莱芜老干烘(黄大茶)广受欢迎。 莱芜本地的黄金酥月饼蛮好的。 欢迎补充八、莱芜市有哪些煤矿?
最大的、最有名的是兖州煤矿。此外还有坊子煤矿、枣庄煤矿、朱子埠煤矿、新泰市南鲍煤矿、新泰市羊泉煤矿、济南西芦煤矿、章丘市普集煤矿、淄博市王庄煤矿、博山区龙门煤矿、潍坊市五井煤矿、临沂市义堂煤矿、费县探沂煤矿、莱芜市富民煤矿、莱芜市涝坡煤矿、莱芜市寨里煤矿、莱芜市新星煤矿、新泰市果都煤矿、新泰市淞河煤矿、新泰市小协煤矿新闻煤矿。。。
九、云南双柏县位于那个市有什么旅游景点?
双柏县属于楚雄市。旅游景点主要有:鄂嘉古镇,白竹山生态旅游区。该县主要是彝族,主要也就是体验一下少数民族的文化及饮食。吃的回锅鸡跟骨花鱼比较好吃。
十、莱芜市的历史?
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城东10千米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
秦置嬴县(治所在城子县村),属济北郡。
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旧说昔齐灵公灭莱,莱人播流此谷,邑落芜没,故曰莱芜),故名莱芜,故址在淄川东南21.5千米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
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南文字村。同时撤销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撤销牟县,并入博平县。
隋代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牟城县,大业(605—618年)初年又并入嬴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嬴县,并入博平县。
唐长安四年(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莱芜市境内。
元和十五年(820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827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
金代,废除设在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1172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
清代属泰安州。
民国四年(1915年)属济南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泰安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山东省。民国三十年(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将新泰市的寨子乡、沂源县的黄庄镇划归莱芜市管辖。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