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常德市鼎城区是几线城市?

97 2024-09-24 08:23 admin   手机版

一、常德市鼎城区是几线城市?

常德市鼎城区是常德市的一个区,他直属于常德市管辖。常德市属于几线城市鼎城区也就属于几线城市。由于常德市在湖南省的硬指标上不去,既是为三线城市。也就是说经济指标、交通设施、人口等硬核达不到二线城市要求,只能屈居三线城市了。所以,鼎城区也只能屈居三线城市了。

二、常德市城区面积?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4]

  常德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北纬30°07′53″),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北纬28°24′31″),最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东经112°17′52″)。市境东西极宽174.6公里,南北极长187.2公里,常德市总面积18190平方公里。

  常德中心城区是指武陵区,面积28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90平方公里左右。

数据来源:

三、常德市城区面积有多大?

常德市中心城区,区域面积4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1.6万,辖11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103个社区、25个行政村。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区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四、常德市本级城区是指?

    湖南常德市本级城区包含区有武陵、鼎城两区;

    武陵区:位于湖南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是位于湘西北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是常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常德市乃至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蜀郡守张若在此筑城,迄今已有2280余年的历史,史称张若城;

    鼎城区: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原名常德县,古称朗州,位于锦绣江南的洞庭湖西滨,自秦置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县治历为州、郡、府治所,地形以平原和丘岗地为主,其中平原占百分之50,丘岗地占百分之40,全区总面积23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6、9万亩,有湖泊8万亩,山林107万亩,粮、棉、油、猪产量居全国百强,棉、蛋、禽、水产、水果产量列湘省前茅。

五、常德市主城区人口?

2021年末2022年初,常德市城区常住人口52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9.6万人,农村人口22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2%。

六、常德市城区人口为多少?

常德市城区人口(武陵城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陵区常住人口为730970人(含德山经开区)。

七、常德市智慧城市

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概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关注。常德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应对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

智慧城市建设旨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常德市作为湖南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围绕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升级以及市民生活的便捷化展开。在基础设施方面,常德市正在推动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供水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项目的建设,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常德市还在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智能化监控系统等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交通信息、办理业务等,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在市民生活便捷化方面,常德市推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项目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智慧医疗可以加速医疗服务流程,智慧教育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旨在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常德市可以更好地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可以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此外,智慧城市建设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向常德市集聚,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是常德市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常德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标准和应用平台的不统一,导致各智慧城市项目之间难以衔接和互联互通。其次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亟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常德市也在展望未来。未来,常德市将继续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加强与省内外相关城市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的进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管理的不断优化,相信常德市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常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城市生活。

八、湖南常德市鼎城区邮编?

常德市鼎城区的邮政区码:

415100

鼎城区,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

原名常德县,古称朗州,位于锦绣江南的洞庭湖西滨。

九、2021年常德市城区中考排名?

常德一中和鼎城一中在城区要靠前一些。

十、常德市是几线城市?

你好 湖南常德属于三线城市。在湖南省,二线城市只有长沙市,三线城市则有株洲、岳阳、衡阳、湘潭、常德、郴州六个 市。常德,古称"武陵",别名"柳城",是湖南省省辖市,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株潭3+5城市群之一。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一座拥有二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湘西北铁路枢纽城市。常德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首届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华诗词之市等称号。常德市现辖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澧县,共6县2区,以及代管1县级市津市市。常德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前列,经济总量常年保持湖南前三甲,常德正致力于打造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全面发挥湘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职能。30万年前,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40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1]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7000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距今6500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设黔中郡,迄今2200多年历史。秦代,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恢复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溆浦县)又迁往临沅县。顺帝阳嘉3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现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三国时,常德市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代,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常德之名始于北宋;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元代,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清代,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现临澧县)、永定五县。1914年,湖南省政府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销“道”制,仅存省与县两级,常德各县直属省管辖。1935年,国民政府在沅陵县设立湘西绥靖处,将19个县绥靖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专员兼任驻地县长。常德市1936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专员公署,石门、临澧、澧县划在第二区。1937年湖南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区,第二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个县,专员公署治所由慈利县迁往常德县。1938年11月,第四区从常德迁往澧县,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也称常澧区专员公署。1940年,湖南省调整行政区划,行政督察区第二区改为第四区。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会战 。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 。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57师固守常德18天,全师仅余数百人 。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常德血战一时被广为传颂 ,这就是著名的“常德会战”。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区各县先后获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组建的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及全体工作人员抵达常德城。常澧专署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澧县、临澧、慈利、桃源9县。8月中旬,各县相继成立人民政府,并分别于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区更名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常德专署)。1955年2月16日,根据省人民政府已改为省人民委员会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专员公署改为湖南省常德专员公署。随后,各县市人民政府都改为人民委员会。1962年12月30日,国务院424号文件批准,恢复益阳专区,益阳市及益阳、桃江、南县、沅江、华容、安化六县划归益阳专署管辖。1966年3月,常德专区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代替常德专署行使职权。4月10日,专区生产领导小组撤销,成立常德专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11月,其名称改为常德地区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行使原专署职权。3月至9月,各县(市)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人民委员会。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常德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县(市)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县(市)人民政府。1988年元月,国务院以国函18号文件批准,撤销常德地区,建立省辖常德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22号文件通知,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设两区,原常德市改为武陵区,原常德县改为鼎城区,两区行政区域不变,津市市为省辖县级市,省政府委托常德市代管。1988年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选出正副市长。截至2014年,常德市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德市共有19个街道、103个镇、97个乡、4个民族乡。[1]名称由来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设常德军,后升州为常德府。此名取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常德”之名始于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