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中旅游宣传语
汉中市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三国大将魏延葬地。
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汉中地区在传说和史料中皆有部分涉及,但由于年代久远,均无法查证。
《尚书·禹贡》中所谓“梁州”、《史记》中“褒国”皆被认为是汉中地区在史料和传说中的体现。
南郑之名,可上溯至公元前771年。《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但此说史家存疑。
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
秦厉公26年(前451年),左庶长修筑南郑城。
秦汉时期秦朝时设汉中郡,郡治南郑,在今天汉中市汉台区。为秦36郡之一,秦朝末年,各股政治势力角逐中国大地,鸿门宴之后,刘邦向项羽称臣,项羽封其为汉王,《史记》中记载,刘邦颇为失落,谋士萧何劝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刘邦在汉中时期韬光养晦,采用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拜韩信为大将,后突袭拿下三秦地区,和项羽一争高低,史称“楚汉之争”。
刘邦最终取得军事胜利,因其原封地在汉中,称汉王,故迁都长安并建立中央统一封建王朝后,称汉朝,刘邦亦称作汉高祖”。今日中国“汉族”即得名于汉朝,汉中乃中华汉人称号的古发源地,并留下大量汉朝时期文物古迹,如拜将坛(刘邦拜韩信处)、古汉台、栈道等。
西汉武帝时期,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成为丝绸之路兴起的标志事件。东汉、三国时期东汉以后,汉中郡曾先后称为汉宁郡、梁州、汉川郡、山南西道、兴元府、汉中府、汉中道,而南郑之称,除在西魏废帝三年至隋大业年间(554年-605年)一度改为光义县外,南郑之名一直为历代朝廷沿用。
西晋政权动荡后,归于成汉。桓温平定蜀地后,复设汉中郡,属梁州。下辖八县:南郑、蒲池、褒中、沔阳、城固、西乡、黄金、兴道。没过多久,被前秦征服。东汉末年政局动荡,巴郡少数民族起事,攻入汉中、三蜀。
中平元年,五斗米道张修起义,响应黄巾起义,攻巴郡、入汉中,兵败归附刘焉。
熹平年间(172-178年)五斗米道在汉中传播。
后来张鲁除掉张修,在此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由于其入蜀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在刘备入蜀后很快成为曹操和刘备激烈争夺的地区。
后来刘备取胜,称汉中王,蜀国即占据此地,现今仍遗留有大量三国古迹,如武侯墓(诸葛亮墓地)、武侯祠、马超庙、定军山、虎头桥(魏延斩首之处)等。诸葛亮去世后,汉中复被魏夺得,设梁州。后魏灭,西晋政权建立。随着政局变动,汉中的归属也开始在政权更替中反复变更。先后归属西晋、东晋、宋、齐、北魏、梁、西魏、北周政权。南北朝、隋唐南北朝时为汉中郡,领南郑、汉阳、城固三县。后周改汉中为汉川郡。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年,州废,改为汉(中)川郡,统领八县:南郑、西、褒城、城固、兴势、西乡、黄金和难江。隋大业八年,移县理郡西城南,临汉水,宋嘉定十二年重筑。唐初,改汉川郡曰梁州,开元中因梁、凉声近,更名曰褒州。不久重新改回梁州。天宝初年,又改为汉中郡。唐德宗于兴元六年(874年)三月避乱汉中,六月,叛乱平定后返长安,并以其年号改汉中为兴元府,领五县:南郑、褒城、城固、西、三泉,余地为金、洋、凤、兴四州。五代时期,先后成为前蜀、后唐、后蜀政权的领地。宋元时期北宋平后蜀,仍为兴元府,领南郑、城固、褒城、西四县。北宋时汉中商税收入仅次于开封、成都等地,居全国前列。南宋时成为边陲重镇,增设廉水一县。余地为沔、金、凤三州。元代为兴元路。明清时期明洪武三年,改为汉中府,领两州:金、宁羌,统辖十四县:南郑、城固、洋、西乡、褒城、凤、沔、略阳、石泉、汉阴、平利、洵阳、紫阳、白河,其中南郑为附郭。知府费震在宋城基础上对汉中城进行重修,基本奠定了今天汉中城的格局。洪武四年,府治西设汉中御守千户所,十三年改为汉中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隶属陕西都司。明神宗第五子朱常浩受封瑞王藩于此地,并在城内建明瑞王府。经过二十多年修建,瑞王府规模宏大,院落相连,楼台相望,亭阁错列。东连莲花池,南至西大街,西接北教场粮库,北抵城墙基,并将北城墙向北移二十步。面积约占当时汉中城三分之一。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由湖北、河南进攻陕西,张献忠也配合夹击。起义军占领西安后,朱常浩南逃四川避难。留在汉中的豪华王府,被当地人拆除,一抢而空。清康熙年间,王士祯《瑞王故宫曲》这样写道:“往日朱门帝子家,柴车一去即天涯。平台宾客今何处,零落小山丛桂花。”昔日瑞王府,今日留下莲花池及琉璃照壁,还有铸“飞天”、天龙”等图案古铜钟,现存古汉台,花园旁太古石,存于汉中市图书馆。1863年春,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瑞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等率部西进,与清军交战,同年8月攻克汉中,杀南郑知县周蕃寿,后被清军镇压。民国时期民国建立后,汉中成为入蜀交通枢纽进行重点建设,中日局势紧张后,成为战略物资的转移站,在战前物资人力以及文物转移入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七七事变”后,前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在西安合校重组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2月迁至汉中、城固等地。校本部设城固考院小学,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8月原北平师范大学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5年后迁至兰州。而国立西北大学则迁回西安复校。抗日战争期间,汉中属于第五战区辖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万里、宋健、陈慕华、彭佩云等都亲临汉中视察,江总书记“兴汉中,奔小康”的题词,成为激励汉中人民阔步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中心,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8米。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至清代,台内陆续增添了不少景观,首先是“望江楼”,它为汉台添增了辉煌与雄伟。古汉台的精华所在是“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它们属于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汉魏摩崖刻石,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 我对汉中有印象还是拜三国演义所赐,张鲁的五斗米道和黄忠的定军山。很出名
二、汉中春季旅游景点
汉中旅游景点都很多,而且距离都不是很远,当天去晚上回有很多地方值得推荐,纯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留坝人,首推我的家乡——留坝。
下面我根据从汉中出发,在将留坝一日游的路线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帮到你们,欢迎来留坝游玩。
旅游路线如下:
留坝花海——留坝老街——芳草坪花谷——留候老集——张良庙——情人谷——紫柏山风景区——营盘——狮子沟牧场——火烧店农耕园——中西沟稻草人。
要是想玩点其他的,可以直接下高速,去栈道水世界玩,然后再去留坝花海,紫柏山都是可以的,现在正值夏季,是出来游玩最好的季节哦。
可以在早上8.00从汉中出发,一路沿着我给你们的地标玩耍,到晚上9.00回汉中,估计还是可以的,旅游景点多,很多景点都是免费游玩,没有门票费,除了张良庙、紫柏山、水世界有门票,其他地方都不要门票的,在全汉中能做到这点,留坝县已经很了不起了。
三、2021春节汉中旅游
汉中市第三届 O2O 国际汽车暨特色产品博览会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促贸会指导,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汉中市商务局、西乡县人民政府、滨江新区管委会承办,旨在丰富202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会活动,充分挖掘汉中市汽车和特色产品消费潜力,全力打造陕甘川毗邻地区汽车消费区域中心。
四、陕西省汉中市春季旅游宣传活动
陕西汉中市2023年春季开学时间是:2月7日(星期二)报到,2月8日(星期三)正式上课。
因为受2022年底疫情影响,学生于12月中旬相继放寒假,所以这个假期比较长。2023年一月,疫情暂时好转,教育局通知各学校提前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学生的健康管理。
五、汉中市 旅游
汉中每个县域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美食,代表了汉中市各个领域的风貌,
唯有美景不可错过,唯有美食不可辜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留坝:张良庙、紫柏山、滑雪场、水世界、牧场、农耕园、花海、留候老街、等等。
勉县:诸葛古镇、武侯墓、武侯祠、定军山
城固:橘园、洞阳宫、南沙湖、张骞纪念馆等
洋县:牛头坡梨园、蔡伦墓、华阳景区、长青自然保护区
西乡:樱桃沟、午子山、太白洞、茶园
镇巴:铁佛寺、东岳庙、张飞栓马岭
宁强:汉水源风景区、羌族文化馆、
南郑:南湖公园、红寺湖、小南海、万佛塔、汉山广场、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略阳:江神庙、灵崖寺、五龙洞
佛坪:熊猫谷、天王殿、等
景点也还有很多,欢迎大家来补充,大汉中旅游景点,待半年你都逛不完的。
美食也有很多啦!汉中面皮、菜豆腐,宁强麻辣鸡、核桃馍、略阳乌鸡、留坝蜂蜜、西洋参、西乡牛肉干、大樱桃、城固桔子、黄官盐菜、镇巴腊肉、洋县枣糕馍、浆水面、勉县茶叶、佛坪魔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