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互联网下的旅游

来源:www.bhous.com   时间:2023-06-17 02:08   点击:1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互联网下的旅游

其实没哟区别,都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简称“四导”)四个基本功能。而智慧旅游系统则是针对四导基本功能所做的系统服务,目前国内相关的系统服务商有土猫

二、互联网旅游是什么意思

互联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互联网+的核心是以互联网技术提升现有的传统行业,实现“线上+线下”、“数据+业务”、“平台+服务”的整合,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促进信息共享和流通,快速拉近市场之间的距离,重塑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平台和消费者的互动,实现多方共赢和业务协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服务。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它正在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三、“互联网+”旅游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联合发布《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报告(2021)》。报告提出,培育“互联网+”新主体,构建智慧旅游新格局。要培育更加广泛的消费基础,未来的“互联网+旅游”属于为游客创造美好生活和消费场景的数字技术服务商;要建设面向未来的市场主体,加强科技、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深度融合;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定期评估互联网和数字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报告提出,面向大众旅游新格局,遂行智慧旅游新使命。新发展格局要求旅游业着眼多样性、品质化消费需求。现在缺的既不是旅游需求的存量,也不是旅游需求的增量,而是能够激发出游动机,满足品质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新发展格局还要求统筹内部和外部创新动能,保持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双循环相互促进;持续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旅游新场景、智慧旅游新动能。互联网和数字化已经成为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大众旅游的生活内容和消费场景。由AR、VR和AI推动的“云展览”“云演艺”“云旅游”“数据博物馆”等虚拟体验产品,已经实现了从概念导入到市场接受的过程。“互联网+旅游”不仅为供求双方架起了高速公路,还为旅游产业织就一个经纬交织的生态网,生态网节点上的市场主体和消费主体共融共生,在创业创新过程中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消费场景和生活体验。互联网和数字化已经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跨界而来的科技企业将会颠覆传统旅游领域的生产方式,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的动能。

四、互联网旅游业

随着“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疫情防控期间,云旅游、无接触服务等数字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此次疫情在给文旅行业带来不小冲击的同时,也加快了文旅行业转型的步伐。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旅游”孕育一个新的庞大旅游市场。这个新型市场由网民+购买力+购买欲望组成。根据最新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其中,20岁到39岁年龄层占42.3%,这意味着“80后”和“90后”的需求将成为有待挖掘的巨大市场,“互联网+亲子旅游”市场成为未来竞争高地。网民日益年轻化以及互联网向年长者渗透,预示着旅游新业态、高端旅游都会展现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互联网+旅行

“互联网+旅游”的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B2C模式:如在线旅行社形式、在线平台或团购模式;

第二类C2B预定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品供应商通过大数据匹配定位游客需求,后精准推送至游客,完成需求对接与推广;

第三类是C2C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将部分消费者转换为销售者,如游客或当地居民可将闲置的住宿资源销售给有需要的游客,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