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阳古镇哪里好玩?
千年古镇·南马
南马古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被誉为东阳“水乡第一镇”的典范。这里保留有大量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包括典型的水乡街巷、明清民居、碑塔、园林等等。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浓郁的江南水乡文化和历史底蕴。晚上,游客还可以在古镇上欣赏水上灯会,别有一番风味。
二、东阳十大古镇排名?
镇远古镇,芙蓉镇,上里古镇,安昌古镇,黄姚古镇,西塘,木渎古镇,周庄,乌镇,束河古镇并称东阳十大古镇
镇远古镇
古街的老式建筑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青石板铺就的巷道就在建筑与建筑之间蜿蜒向前,缀满斑斑青苔。
镇远巷道清洁,不见一丝尘土与落叶。每隔几块青石板就有一条石板上雕刻着缕空的铜钱的图案,或左或右错落在其间。
阳光跳过高高的马头墙,或斜或直地射在上面,那光影透过铜钱的图案,亮亮地落在阴沟里,像极了一条穿满了铜板的麻绳,随意地散落在结构一致的青砖深院之间。
芙蓉镇
芙蓉镇本名王村,因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这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
细雨朦胧似乎是这里的常客,而这位常客并不是空手到来,它每次来临都为这个小镇笼上一缕轻纱。
拿上一把油纸伞,站在拾级而上的石板街,便入了画,进入了历史的长河,兜兜转转。
上里古镇
与繁华的江南古镇相比,上里多少透出些乡间的感觉。尽情的在一派川西居民风格的小巷中漫步,在山水掩映中的田园里出神。走走停停,寻寻觅觅,不经意间,一幅幅美丽的雕刻图景就在你手中被触摸。
安昌古镇
正月里,光影浅浅,长廊下炊烟缭绕。早起的老乡,挨家挨户忙活着。腊肠,熏鱼,整鸡,整鸭,就着暖阳泛出别样光泽,零零落落悬挂河岸两旁,那光景甚是讨喜。偶尔船家低吟浅唱,那抹浓郁在心头迸进,渗入骨髓。
黄姚古镇
拾级而上,信步闲游,小道曲曲折折,像极了古树的根须,密密匝匝的四散分开。各家的门前,总还有那么几道台阶,或高或低。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着历史遗迹,都在诉说着千年古镇的沧桑。
西塘
河水里映着石桥和明清住宅的光影,在夕阳和涟漪的搅动下影影绰绰,光怪陆离,很有一番滋味。
晚上的西塘是最美的,高挂着的红灯笼、悠悠而行的乌篷船、灯光璀璨的人家……每一幕都让人不禁驻足。
找一家临水客栈,或推开窗凭栏而眺,或坐在临水院落的躺椅上沏杯茶,静静享受古镇的慢时光。
木渎古镇
木渎古镇被称为“吴中第一镇”。小桥流水、深宅古木,在一众古镇中别有一番情调。镇上木光河等河道纵横,和绵延的石驳岸组成了苍古的水上风景。镇上老街纵横,古巷中深宅大院荟萃。
周庄
周庄有着“天下第一水乡”的美誉,青瓦白砖的名宿,依水而铺的街道,朴实勤劳的船家,都是对历史的见证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看着两桥中间来回穿梭的船只,或请划船师傅高歌一曲,这样悠哉怡人的感受,静静停留于此。
乌镇
在小巷走一走,细数古镇的三十多座古桥,置身于一段古老的岁月。夜里的街道,有一种说不出的安详。没有过多喧嚣,只有晚风轻拂着脸颊,让白天躁动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束河古镇
日光轻柔撒进青石板路,宛如半遮半掩的古镇在清新空气中睁开惺忪的睡眼。柳絮飘飞,砖红的木门陆续拉开,银器店的“叮当”声唤醒这位睡梦中的少女,刚苏醒的古镇一股清淡的生活气息飘进耳朵。
缓缓踱步于石板路上,看汩汩流水,流过小桥,日复一日清明动人,生生不息润养着古镇的人家。安详静谧的微风里,轻柔的风佛着发丝,蔚蓝的天,一切都恰到好处。
三、东阳.为什么叫东阳?
春秋时,吴越争霸,越王勾践都大越(今绍兴),今东阳地属越国。战国时,楚伐越,又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荆、江南地,灭楚国,于故吴、越地置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苏州市)。翌年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今东阳地为诸暨、乌伤县之一部分,属会稽郡。
西汉初,广封刘姓子弟为王,实行郡、国并行之制。高祖六年(前201)以会稽郡为荆国,高祖十二年更名吴国,景帝四年(前153),复为会稽郡,今东阳地历为所属。元封五年(前106),郡国之上初置十三州刺史部,会稽郡隶扬州刺史部。新莽时改诸暨为疏虏,乌伤为乌孝。东汉建武初(25)悉复旧名。汉末兴平二年(195),析诸暨置吴宁县(《后汉书-郡国志》“诸暨县”刘昭注、《宋书州郡志-东阳太守》),取“吴地安宁”之义,治所在水门村(也作大门村),为东阳建县之始,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隶扬州。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治所在长山县(今金华)。《方舆胜览-婺州》载:以郡“在金华山之阳,縠水之东,因名东阳”。东阳一名始此,隶扬州。吴宁县遂属东阳郡。两晋不变。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分扬州之会稽、东阳......五郡为东扬州,治所在会稽郡。后废置不常,至永光元年(465)复并入扬州(《宋书-州郡志》)。吴宁县在南朝宋、齐朝属东阳郡,隶扬州或东扬州。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复置东扬州,太平元年(556)又罢,梁还于东阳郡兼置婺州,陈永定三年(559)又改缙州,梁、陈朝还改东阳郡为金华郡,陈天嘉三年(562)于会稽再置东扬州(《梁书-武帝纪.敬帝纪》、《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一》、《嘉庆重修一统志-金华府》、杜佑《通典-州郡十二》、《陈书-文帝纪》)。吴宁县在梁、陈朝属东阳郡、金华郡,隶婺州、缙州、东扬州。
隋开皇九年(589),改东扬州为吴州,废金华郡置婺州,废吴宁县入诸暨,分五乡入乌伤(《隋书-地理志》、嘉靖《浙江通志-地理志》、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建置》)。同年改长山县为吴宁县,开皇十二年复改东阳县,十八年再改金华县(《隋书-地理志-东阳郡》、《元和郡县志-婺州》)。与现东阳市之“吴宁”、“东阳”先后异地同名。大业初,废吴州置越州,大业三年(607)复改越州为会稽郡、婺州为东阳郡。今东阳地隋代则分属越州、会稽郡,婺州、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罢郡置州,改会稽郡为越州,东阳郡为婺州。垂拱二年(686)、析义乌县(唐武德七年改乌伤县为义乌县)东冲要地及废吴宁县故地置东阳县(新、旧《唐书-地理志》、万历《金华府志-建置沿革》)。县名由来,唐《元和郡县志-婺州》、《旧唐书-地理志-婺州》均有“取旧东阳郡名”之记载。县治即今吴宁镇。属婺州,隶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改婺州为东阳郡。东阳县属东阳郡。隶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再改东阳郡为婺州,东阳郡从此不再置。东阳县属婺州,隶浙江东道(治越州)。大历十二年(777),升东阳为望县(《唐会要》卷七十)。
五代,东阳县隶吴越国,仍属婺州。吴越王钱镠与淮南杨氏交恶,以“淮寇未平,耻闻逆姓”为由,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奏改东阳县为东场县(《舆地广记-两浙路》、嘉靖《浙江通志-地理志》、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建置》)。后晋天福四年(939),于婺州置武胜军节度,东场县仍为所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纳土归宋。淳化元年(990),改婺州武胜军为婺州保宁军节度。咸平二年(999),复东场县为东阳县(《读史方舆纪要-金华府》、万历《金华府志-建置沿革》)。属婺州,隶两浙路。南宋,复分两浙路为东西路,东阳县属婺州,隶两浙东路(路治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婺州为婺州路。东阳县属婺州路,初隶江淮行省,后隶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到处行中书省》)。浙东道宣慰司初治婺州路,大德六年(1302)移治庆元路(今宁波)。元末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克婺州, 改婺州路为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正月又改金华府(《明史-地理志-金华府》)。东阳,县属金华府。明初,隶浙江等处行中书省(省治杭州),洪武九年(1376)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东阳县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史地理志- 浙江》)。清承明制东阳县属金华府,隶浙江省金衢严道(《清史稿地理志-金华府》)。
四、东阳的影视演员东阳?
展开全部
姓名:东阳
语言:普通话、英语、蒙语(少许)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弟弟
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运动:户外运动
最喜欢的饮料:白开水
最爱吃的食物:火锅
最喜欢的歌手:那英
最喜欢的电影:叶问
最勇敢的经历:经常喜欢打抱不平
个人座右铭:决定改变命运
五、东阳光是东阳人么?
不是东阳人, 东阳光是一个集团公司的名字
东阳光集团成立于1997年,总部在广东深圳,创始人张中能先生是南马镇长畈人。
东阳光秉承东阳人“勤奋、实干”、浙商“敢闯、创新”的精神,坚持以实业报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建成了从电子铝箔、腐蚀箔、化成箔到铝电解电容器的完整产业链,电子铝箔、中高压化成箔产销全球第一;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大环内酯类发酵生产基地,占据全球65%以上的市场份额;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防控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可威)国家战略储备及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
六、东阳美食,东阳特色小吃有哪些?近期要去东阳?
1 :东阳手工面:东阳手工面是东阳人民古老智慧的结晶,是东阳人民招待外来客人的最常见小吃之一,以新安街68号的春花东阳手工面馆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在其店里可以品尝到东阳藕饼,东阳鱼冻,东阳肉皮冻等一系列小吃2 : 上卢馄饨:以上卢菜场的为佳。
3 : 南马肉饼:南马镇上车站旁的肉饼小摊味道超好4 : 六石的麦角:在六石镇上5 : 土鸡煲:很多饭店都有,不过要吃真宗的还是要去农家用黑陶罐放入大铁锅下垫三片瓦上扣铁锅干烧法做的最为经典,代表性的振兴路的瓦冈鸡土菜馆6 : 黄鳝腊肉煲:这个在端午的时候最好吃。
最经典的是我妈妈做的7 : 东阳烤豆腐:这个不用多说了。
七、广东阳江潮湿吗?
母鸡啦,埋闷我……
八、东阳诗人?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汉族,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明代中后期茶陵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九、东阳特产?
浙江东阳最有名的特产是木雕,红木家具。
东阳青枣,具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东阳茶叶,东阳在1100年前就开始种茶叶其中东白春芽在唐代就盛名。
东阳香榧 东阳种植香榧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香榧民俗文化。
还有东阳沃面,传说把吃剩的菜,加入面驼
十、东阳别称?
东阳历史悠久。早在1800多年前,东汉献帝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就已建县制,名吴宁,属会稽郡。唐垂拱二年,也即公元688年,建东阳县,素有“婺之望县”的美誉。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阳撤县设市,掀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春秋战国: 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76年),吴越争霸,属越国; 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2年),楚伐越,又属楚; 秦汉三国: 秦时(前221--前207年),推行郡县制,东阳地为诸暨、乌伤县之一部分,属会稽郡。 西汉: 郡、国并行,先后属刘贾荆王国、刘濞吴王国、会稽郡、扬州刺史会稽郡。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建县制,取“吴地安宁”之意,名吴宁,属会稽郡。此为东阳建县之始。 三国时,以吴宁县属吴扬州会稽郡。 吴宝鼎元年(266年): 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治所长山县(今金华)。吴宁县属东阳郡。取东阳名,是因郡“在金华山之阳,水之东”。 隋唐五代: 唐武德四年(621年),罢郡治州,改会稽郡为越州,东阳郡为婺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8年),析义乌(原乌伤县)东冲要地及吴宁县故地,袭旧郡名,建东阳县。时有“婺之望县”的美誉。 五代时,吴越王钱奏改东阳县为东场县。 宋元明清: 宋,复东场县为东阳县,并行路治。 元,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路,又改为金华府。 清,承明制,东阳县仍属金华府。 近现代: 民国时期,浙江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前后多次划属不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8日,东阳解放。解放后,东阳属金华地区(后为金华市)管辖,磐安县先后在58年划入、83年又划出东阳,县治相应变化。 1988年5月25日,东阳撤县设市。 2003年,成为浙江省17个经济强县(排第13位)现在的东阳享有“百工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之美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