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甘肃端午节吃什么?

258 2024-03-14 18:32 admin   手机版

一、甘肃端午节吃什么?

甘肃端午吃粽子

粽子主要是纯糯米和红枣馅的。由于甘肃不产粽叶和糯米,早年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时候,包粽子的人家不是太多,粽子主要是商户们卖的居多。那时候甘肃更多的是做粘糕,粘糕也叫晶糕,主料是糯米,嵌入红枣、玫瑰花,蒸熟,镇压使瓷实,切片红白相间,晶莹可鉴,故称为晶糕。抹上蜂蜜,撒上白糖而食。

此外,甘肃端午节还吃绿豆糕、鸡蛋糕,绿豆糕是用绿豆粉为包皮,白糖豆沙为馅烤制而成,绿豆性凉,败火。各家蒸好粽子、晶糕馈赠亲友,相互品尝,也有夸耀烹饪技艺的意思。

二、甘肃天水端午节吃什么?

1、吃粽子、鼓角、凉粉、甜醅

端午节吃粽子是与屈原有关的主要节俗。

“鼓角”就是五毒饼。北方许多地方在端阳节要做五毒饼,也叫玫瑰饼、藤萝饼,但天水人称为“鼓角”。鼓角就是用小麦粉烙成的饼子。但这种饼子不同于普通的饼子,要用模子等工具在饼面上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的图案,使饼面凹凸起伏,形如鼓起的角(动物头部突出的部分也叫鼓角)。这种习俗大概与角黍相同,只因北方少糯米之故,因地制宜作了变通。

天水民间多于端午节前一天,给至亲好友馈赠凉粉、甜醅。端午吃凉粉其实也是吃凉糕的变通。过去西北少糯米,也不像北方一些地方用黄米做的凉糕代替粽子,只能以凉粉代之了,全是物产所限。另一方面,凉粉清凉爽口,可以除暑热,与三代夏至说也有些关系。甜醅其实就是稠酒的半液体形态,民间于端午吃甜醅,其意义与饮雄黄酒相同,驱邪解毒,祈求健康而已。

三、甘肃端午节民俗活动安排?

  端午三天小长假期间,甘肃省文旅厅整合了14个市州的端午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特别推出十大主题、340多项民俗文化活动。

  据了解,甘肃推出了以“庆阳香包”戴起来、“登高滑沙”约起来、“非遗传承”活起来、“粽子飘香”尝起来、“龙舟竞渡”划起来、“插柳折艾”乐起来、“野外游走”玩起来、“旋鼓祈福”敲起来、“珠玛朵迪”舞起来、“诗歌盛宴”品起来为主题的十大民俗文化活动。

  此外,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各地将围绕“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主题,集中举办291项非遗展演宣传展示活动,包括山丹县“经典蕴藏·活色生香”非遗文化艺术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嘉峪关市专场晚会、玉门市“共赴穿越千年之约——端午节我们在赤金等你”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通过民间小调、舞蹈、口技、戏曲、模特秀、包粽子比赛等活动内容,展示甘肃的非遗传承。

四、甘肃庄浪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戴荷包、吃粽子

我每年端午节在文化广场卖荷包,丰富咱们庄浪的传统文化,也增加了我家庭的收入。我的这传统手缝的荷包,比较独特,人们也比较喜欢,卖得也挺好的。各种蝴蝶、鸳鸯传统的老式荷包,买的人也比较多。

五、甘肃端午节插柳的由来?

1、据传说在甘肃这杨柳有招魂、避鬼邪、驱疫虫之用意,使人也产生一种敬畏之心情,在农村居家的平房四合院里,一旦插上杨柳,顿感增添节日气氛不少,让人有一种随风杨柳清浊气,光阴任苒春气浓的感觉。

2、插杨柳是甘肃广大地区人们过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每到五月初五这天早晨(有的地方在五月初四傍晚),大人和孩子们将挑选砍来的杨柳细枝梢插在自己家的大门和每间房檐下,宣衬出一道庄院风景和节日气氛,让人也有一种夏日的清爽之感觉。

六、甘肃端午糯米糕的家常做法?

材料有:500克糯米、红豆、葡萄干、红枣、一根火腿肠、红糖、粽叶。

制作过程:

1. 将糯米、红豆提前一晚泡好,把它清洗干净捞出滤干水分。

2. 将红枣洗干净,稍微泡一下,用吸管把里面的枣核去掉,去核的红枣切两半。

3. 把火腿肠切成小丁,葡萄干洗干净。

4. 准备一个大圆蒸盘,铺上两层粽叶(那样就会有粽香的味道),将红枣放入弄平,然后把糯米均匀的铺在红枣上,铺平后撒入一些红豆。

接着再铺一层糯米,把糯米摊平撒入葡萄干、火腿肠丁,再撒一层糯米,最后在上面撒入两大勺红糖,倒入清水,水和糯米平就可以了。

5. 凉水上锅,水开后,再蒸20分钟,关火再焖10分钟将它端出,吃前把切小块就可以了。

七、端午节甘肃各地旅游数据排名?

全国各大城市到甘肃旅游的居民数量列前5名的城市为西安、银川、西宁、北京和成都,甘肃最受外地人欢迎的5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分别是兰州、嘉峪关、酒泉、天水和张掖,最受青睐的5个旅游景区依次为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敦煌玉门关和平凉崆峒山景区。

八、甘肃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

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

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

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

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

九、甘肃端午节花馍馍怎么做?

甘肃端午节花馍馍是一道传统的民间美食。下面是制作甘肃端午节花馍馍的步骤:

材料:

- 中筋面粉500克

- 酵母10克

- 温水适量

- 白糖适量

- 水果干(如枣子、葡萄干等)

- 芝麻适量

步骤:

1. 将中筋面粉倒入大碗中,加入温水慢慢搅拌成面团。

2. 在面团中加入酵母和白糖,继续搅拌均匀,直到面团变得光滑并有弹性。

3. 将面团放置在暖和的地方,盖上湿布或保鲜膜发酵1-2个小时,直到面团体积变大。

4. 在发酵期间,将水果干浸泡在温水中片刻,然后捞出备用。

5. 取出发酵好的面团,揉至排除空气,分割成小块。

6. 将每个小块的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在表面撒上水果干和芝麻。

7. 将薄片面团卷起来,并用剪刀剪成6-8个小花朵状,然后用手轻轻扯开每一瓣。

8. 预热烤箱至180度,将做好的花馍馍放在烤盘上,放入烤箱中烤制约15-20分钟,直到表面呈金黄色即可。

制作完毕后,你就可以尽情享用甘肃端午节花馍馍了!记得品尝时要小心烫口。祝你做菜愉快!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十、甘肃人端午节为啥插柳枝?

在甘肃地区,插柳枝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这一习俗与传说中的屈原有关。

据传说,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因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而投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寻找屈原的遗体,纷纷划船在江面上寻找,并举起竹竿划水打捞,以避免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

为了纪念屈原以及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甘肃地区的人会在端午节期间插柳枝。柳树有护身祈福的寓意,被认为能够驱邪辟邪、祛病健康,也可以保佑家人平安。人们会在家门口或庭院中插上柳枝,祈求平安与吉祥。

插柳枝的习俗在甘肃地区广泛传承,成为当地人庆祝和祈福的一部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