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作文 国庆成都游记

来源:www.bhous.com   时间:2021-06-03 14:12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阆中古城还是古今不相干好 阆中古城,为三国张飞墓地,国人知道的不少。今年国庆大假前往一游,那里果然游人如织。但游后感到与其名声相比,也不尽人意。首先,古城少了许多古味;其次,一些火柴盒建筑仍立于古城中,真是大刹风景。希望阆中的领导应痛下决心,忍痛割爱,在古城中去掉火紫盒建筑。我个人认为,连那最高学府的“阆中一中”,也应挪动个适当位置才好。它毕竟去碰了张飞墓的灵气,使那墓古而不古了。要是张三爷在世,卧榻之傍,岂容如此众多现代学子吵闹,一怒之下,定叫它片瓦不留。我看那“一中”,还是别去惹那气壮山河的张三爷为好。最简单办法让那校门另开,临街让出三、五十米,使古城中的现代景观的含量少一点。毕竟张飞的灵寝之傍,那时并未办有中学呀!至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很值得到黄龙溪及其它地方看看,甚至平乐古镇都可看一下。当然、阆中名气太大,那些小地方不值一学。但我本意仍为阆中好,绝无恶意。话又说回来,张飞要是还活着,都想过点现代的安逸生活,这乃人之常情。问题是你要利用那古代的张飞来搞旅游、发展旅游经济,那挨着住的人生活上就不能太现代了。至少靠着古城的那几街几巷、甚至一两百米的地区,就得空出来,栽点古树古木,还有那名声在外的“张飞柏”。想过现代的生活也行,可以离那古董远点,任你去过吧!给人以古今互不相干的感觉为最佳。当然,水电气、给排水应按现代设计。尤其那张飞想都不敢想的卫生间里的抽水马桶、水冲厕所应现代化才行。因为这些参观的人,允许你合理地弄虚作假。古董是供现代人去怀古的,而设施是供现代人去享用的。你若仍修建成两块石板下挖个坑的旱厕,张三爷当年受得了,那些现代去凭吊的人却受不了。但任何现代设施,应隐蔽到不影响整体的古味才行。从阆中到苍溪,沿途在修路,道路泥泞、坑凹不少可以理解。但那多个收费站,却一点不少收,就让人不可理解了。难道每辆汽车所交的养路费中,就不含道路改造费吗?这些事省里相关部门也得管管才行。道路一烂也无心看风景了,再加上沿途的过路费交过不停,使那阆中的一点古味古兴,给冲得全没了。旅游点与交通收费互相拆台,总有一天会弄得门前冷落鞍马稀,那时再来打广告就不灵了。现代旅游热正在兴起之时,两县、市领导还是从长计议为好,不要守着个宝贝,硬要把它变成无人问津的土堆堆。走完泥泞道路,在那嘉陵江的左岸,眼前出现了一座高楼林立的城镇,想来那便是苍溪县城。还未入城、公路右侧的山崖上,首先呈现出一尊雄壮的雕塑。雕塑的是一位红军战士,从一艘红色的渡船头,向着对岸飞去。原来,这里是一九三五年原红四方面军从通南巴出发,向川西北的松潘、阿坝地区进发时,过嘉陵江的第一渡口。这儿已有一座纪念馆和一座纪念碑,并正在进行改建,以供人们瞻仰,并为后人留下永久的纪念。 二、漂亮的山区县城___苍溪 过了红军第一渡口,正式进入城区。苍溪县城修得很好,幢幢新楼栉比鳞次,所有楼房邻河依山而建。沿嘉陵江畔,建有宽阔的河滨公园,更让人感到今日的苍溪,的确今非昔比。要知道,在苍溪这样的山区,即或是县城,要找一大片平地都十分困难。要建这样的公园,首先得从那嘉陵江岸边的乱石中,精心建造起河堤和保坎,再利用人造河滨平地,先得考虑修建足够宽阔的道路,以使交通顺畅,若有多余地面,才能修建沿河公园。现已建成的公园,无论设计和施工,与大城市所建临河公园相比毫不逊色。从此,这地处山区的百姓,无论城里人、或是山里人一旦进城来,也有了休闲的好去处。也能尽情地享受一下、过去只有住在大城市的人,才能享受到的现代休闲生活。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从苍溪出发后,天也渐渐放晴,公路状况较好。那路修在半山腰,虽不宽但很平坦。弯道虽然多,但行道线十分清楚醒目。只要照章驾驶,行车是很安全的。我们开车的师傅是孩子们的好友,他驾车技术娴熟、快慢适当。秋高气爽、不冷不热、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我完全没长途乘车的疲倦感。遥望远山,那墨绿色的大小金字塔山峰,连绵不断。对面的山腰上,一幢幢白墙青瓦的农舍,点缀其中,那生气盎然的山区景色,清晰地呈现眼帘,这真让我久看不够。我在想,若是能在那路边摆上桌椅、歇歇脚,再能喝上几口刚冲好的清茶、是多么爽快啊!……我们的车开过一山又一山、一弯又一弯、所见景色,把我过去印象中的“穷乡僻壤”四字,远远抛在了脑后。我再向前方远处看去,还能见到更远更高的山山岭岭,灰蒙蒙地。那些崇山竣岭,可能便是秦岭山脉吧?那远处山岭的天空中,有连绵飞渡的白云,下面还有着厚厚的云层。我想起学地理时老师曾讲过,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分水岭。昨晚吃晚饭时看电视,中央台还预报,今天陕南地区有大到暴雨。若是真下了雨,那便是岭北有雨岭南晴呀!那我在中学学过的东西,在过了几十年后,总算得以证实。再看山里那层层梯田中,农民正高高兴兴地收割稻谷,这是一月前成都平原出现过的景象。一月后的今天,在这高寒山区再现了。种田人那收获的喜悦,使我们这些过路人也能深深的感受到。进入广元地界后,山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对面山顶的大小金字塔没有了,而变成了连续不断的波纹状。我们的公路也从山腰上升到了山岭,弯道明显减少了。这些年来大量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己见成效。那满山遍野的林木,长得郁郁葱葱。公路掩映在苍翠的林木中,那白壁清瓦的农舍,不时一闪而过。这条漂亮的公路,把整个山区也变得靓丽起来。上好的道路、绿绿的青山、白白的墙壁青青的瓦、院落中吊晒着成串的包谷、田里正收割着黄橙橙的稻谷……这不正是国庆大假出游最想看到的风光吗?游山不游水是一种遗憾,若见物不见人更是最大的遗憾。此次出游不虚此行。 三、几十年来的思念___母校广中 过元坝镇,转眼间进入了广元城。作为曾是广元中学的学生,随时都想回母校看看。已离去四、五十年了,又未事先预约,老师和老同学肯定是见不到了。但是,我还是很想进校去看看,去寻找一下几十年前尚留至今的痕迹,去怀怀旧、安慰一下我那几十年来的思念。同行的儿孙们知道我的心思,虽然已走过了进校的街口,仍转了两道弯,又问了一下路,将车开到了校门前。首先见到的是庄严大方的红色大理石校招,横置于高大的校门前,让我心中好一阵激动。向校门里望去,正面是一栋漂亮的大楼,右书“学术厅”,左书“科学技术馆”,校内更有多幢崭新的楼房。进了校门,左边是排列整齐的数个篮球场,有不少同学在玩篮球。校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学术厅前的园形水池和几个异型花坛,显得高雅而考究。我沉浸在回忆中,四处搜寻旧有的东西,比如一棵树或一栋房。汽车还未停下我就发现校门方向己变了。原来的校门是向着南山,而今向着西面。我终于在科学技术馆左侧的道路边,发现一棵巨大的钉着牌号的刺槐。我认定这棵刺槐是一九五三年秋天或五四年开春,由老师和同学们裁种于当时校内路边的。因在以后的四、五年中,我们在校内也种过不少树,但就没裁过槐树了。我与孙子孙女在也算古老的刺槐下合了影,那心中的寻古愿望稍稍得点安慰。接着又在学术厅、大门口、校招前留了影。因时间不早,便依依不舍地离去。在车上,孩子们对我说:爸,你们学校那气派,不像是中学,就是有些成都的高校也赶不上。这话听后,在孩子们面前,我心中突然产生出一种荣耀感。此时,我暗暗在回忆着……是阿!我读广中时,广中校是川北地区的重点中学,我们年级有剑阁、苍溪、青川、旺苍以及甘肃平武、北川等地的同学。广中校的教学质量较高、校风也好,每年高考升学率在省内都名列前茅。我也静静地想了一下,那一生中都忘不了的母校,如今尽管非常气派,在川内外有着很高的声誉,连孩子们第一次见到就赞不绝口,……但孩子们这样比是不对的,因我那母校,仍然是一所中学,她承担的是中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不能去与高校相比。想到这里,我那激动的心情,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四朝天关明月峡___其关乃峡 其峡是关 汽车沿南河老路经过东山脚下,向老广元城的北门开去,因我们要到朝天关的明月峡游览。出了北门,路过千佛崖,便上了直达朝天关的高速路。逆嘉陵江而上,不久便到了闻名于世的朝天关。朝天关真名不虚传,此地有清风峡和明月峡,所谓头顶清风脚踏明月也。因已是午后四点多钟,只游了明月峡。只见那明月峡,原是一堵高高的石头山,硬被嘉陵江水冲出一条豁口。那两岸长约五、六百米豁口的陡崖上,连雀鸟都得小心翼翼才能站立。明月峡,其惊在于使人头晕目眩湍急的江水,其险在于两岸直插江水中笔直的陡崖。其关乃峡、其峡是关,无需人为建造、天生成就。人畜若想通过,一旦掉进急流江水中,定成为鱼虾口中粮。由于此地山连着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在无数崇山竣岭中,真是无路可寻。若要进出四川,只有沿嘉陵江岸而行的唯一通道。一旦到了朝天关清风明月二峡,只有望峡兴叹了。古时便在那陡壁上,水平凿方孔,水平装方木,下支撑,上铺板,名曰栈道。以利行人及兵马通行,这就是著名古栈道。即或到了二十世纪时,修建川陕公路,其唯一可行方案,仍是走清风、明月峡沿江凿孔开路。由于岩石太坚硬,所凿之孔,仅容车身之高。所开之道,仅是单行之道。解放后多次扩建,也只是双行道罢了。这次游览时,汽车在这路段来回开过,车身在崖腔中时隐时现。由于川陕路已另辟了新道,因此车辆很少,行车比较安全。对岸的宝成铁路,在穿过清风峡、明月峡时,也是隧道一个连一个,想来当年设计时,经峡口沿江而行,也为最佳方案。但游览公路下的古栈道是要收费的,既然远道而来,收费也得一游哇!从栈道上走过后,你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古们,建此道要多大的勇敢和毅力啊!今天你要手提工具、身缠保险绳,在那陡壁上站一阵,向下望一眼脚下旋涡一个连一个的急流,立即会感到眼花头眩起来。而古人是用手锤一下又一下在凿孔,不到一米就要凿上下对应的两个孔,其难度可想而知。回到广元城,汽车直开到南山脚下,这才看清楚,那十有九年遭水淹的南河坝子,己成了广元市的新区。这么一走,才知道现今的广元城,东起于元坝、西止于上下西坝、南止于南山脚下,其面积己是原老城的数倍了。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南河与嘉陵江上,所建的多座桥梁雄伟宽阔,给城市进一步发展,拓展出无限的空间。广元城,已展现出全新的模样。 五、莫让天下雄关变闹市 由于成广高速公路己与陕西接通,老川陕路的车辆十分稀少。为了怀旧,我们沿老川陕公路向剑门关奔去。汽车过了沙溪坝不远,便见前方正在建一座新城,那便是报纸上登过的建在上寺的剑阁县新县城。过了桥后,老川陕路突然变得漂亮起来。路傍临河一边装有标志桩,桩上贴有反光膜。路面新铺了沥清,行道线清晰醒目,无论白天晚上行车都有安全感。看来,剑阁县为开发剑门关这一旅游资源,是下了一翻功夫的。在下午六时左右我们到了剑门镇。待住进剑门宾馆时,天全黑了。这宾馆很大,但设施陈旧,无论窗户或是卫生设备,十之七八是坏的,房间里的电视,十台有九台是烂的,而且是黑白十四吋的小屏幕,在成都有时垃圾桶中都检得到。街上没有路灯,只有按着灯光找饭馆,先解决晚饭问题。不用问,这第一餐肯定是剑门豆腐。二十年前,孩子们还在中学时,我领她们来这儿旅游过。相比之下,那时剑门镇小而破旧,只有一家森林宾馆,至今还在对外接待。因客满,我们没有住上。饭后,只好早些休息。第二天早上,我们才看清住地全貌。这儿紧临关口、地势较宽阔。一条新的水泥路面已铺过宾馆前面,只是还未修通。据宾馆人讲,现剑门关镇不许任何人修建房屋,等待统一规划和重新改造。宾馆想作点修补都不允许,因考虑要拆除。看来,剑阁县要出重拳来打造剑门关这一“天下雄关”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早餐后,我们去到关口,免不了要去那雄关漫道爬一翻。站在高处向关口的四处一望,人流如潮。那通关口的公路边,外墙瓷砖贴在许多酒楼、农户的外墙上,闪光夺目。大大小小的停车场和那酒家饭馆门口,停满了各色小车,真成了一条热热闹闹的城镇街道。这一来,那“天下雄关”再也“雄”不了啦!那高高的山壁夹持下的关口,尤如城里两高楼中间的街道。我对此感叹,呜呼、天下“雄关”矣!我之所见:若剑阁县政府真要办好剑门关这旅游热点,应下狠心,拆去与“雄关”抢眼的的房房舍舍,让都搬到关内镇上凑热闹去。不仅雄关必“雄”,还应显现“荒蛮”予以衬托,不受那不应有建筑物的干挠。而且,按理那关外应“野性”十足。应让人自然感到,因“雄”而人迹罕至,因处历代争战是非之地,而百姓避之不及。那岂能是今天这样?成为谋生、居住、发财而争抢的商业口岸!天下雄关这种地方,即使常人,也不得已才去过往,因而,仍是乱石嶙峋为好。现开发为旅游区,就得让那去旅游的人,仍在乱石杂草中去寻找,去攀爬那通关羊肠小道的乐趣。亲身感受天下雄关游,不仅过关难,就是上到那关口都十分困难。这才叫“天下雄关”游呢!使人抬头能见山势之雄伟壮观,低头感到举步为艰。当然,还得要有分寸,不得让人望而却步。这就要精心设计一下,也不能画蛇添足、故弄悬虚。若能凿一隧道,让那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公路改改道,恢复建路前的原貌,做到复旧如旧。若能再恢复到三国时期、蜀将姜维镇守剑门关时的历史风貌,让游人感到此关的浑厚历史渊源。在旅途艰难行进中,又乐趣无穷。办旅游,就得增加历史文化内涵才行。剑门关是历战必争之要隘。我不曾考证,但三国时,确实屯兵守护。就是近代,红四方面军于一九三五年四月,曾夺关西进,四九年解放四川,入川的解放军,也曾有过争夺此关之战。若要古,可找历史学家指点,在景区内组织人员,扮成古代丁兵,把守要隘,采取古时营盘管理。同时用古官丁,维持旅游线路安全和秩序、实行古为今用。通过官丁古法操练、古代兵器及战术训练表演、来丰富旅游历史文化内涵。节假日,也可摩仿古战实例,组织关前攻防表演。还可配以声、光、烟火,让人在雄关前欣赏古战的乐趣,可大大丰富旅游者的历史知识。若能如此,此地游人必然蜂拥而至,若组织安排适当,游人可以长久不衰。爬山是要消耗体力的,男女老幼、体弱体强者都会有。因此,不能只设计强者才能攀爬的线路。你看那九寨沟,方园数十公里,让你自由去选取、去欣赏、品尝。若体力不支你就上车吧!所以大家花了钱而不悔,还争先恐后的去游。

清晨,阳光照耀着大地,我随父亲乘车来到了剑门关后山,踏上了今日的旅程。下了车,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香向我们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后山上是一片片无垠的古柏林。参天的古柏,伸展的枝芽将天空遮蔽得严严实实,阳光透过叶的缝隙,洒落在地上形成了斑斑点点泛光的星点,风儿吹来,叶儿摇缀,那光点也变得若隐若现,忽左忽右。脚下是一条窄窄的青石路,踏上去,阵阵清凉传遍了全身。“嗒嗒”的脚步声,清幽的古柏香参差交织,相随相依,我们不由得赞叹着这个自然的“生态空调”,阵阵的清爽已将闷热的天气赶走了。踏着这笔直的青石路,穿梭在古柏林间,我们来到了梁山寺。古色古香的寺庙内弥漫站淡淡的檀香,几位僧人正在打坐,佛堂内依稀传来几声木鱼声。走进寺内,寺中央是一个露天院子,院中央则是一个池塘,一棵参天的紫荆树又长在池中央的圆台上。一圈围一圈,别有一番韵味。粉嘟嘟的紫荆花缀满枝头,压得枝头弯弯的,微风下,几朵紫荆花续续飘落于湖中,荡起微微涟漪,池中鱼儿顶着花儿欢乐地游着,嬉戏着。庙里的僧人端来两杯浓香四溢的花茶为我们解暑,一边解说着这紫荆树的年代悠远,相传是有1500多年了。不由地摆起了龙门阵,僧人们津津有味地说:“这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建于先秦,是古代由陕入川的交通要道,已有3070多年的历史,它悠久的历史和保存完好的遗迹远远超过了享誉世界的古罗马大道。”听着僧人的叙述,大钟的余声,一种敬意油然而生,伴随着阵阵钟声,我们离开了。走了多时我们来到了绝壁半腰的仙女桥。窄窄的不到 一米的米桥从陡峭的山岩笔直而下,垂直于地面,吓得人出了一身冷汗。木梯又高又陡,一面挨着山崖认一条铁链作栏杆而另一面则是悬空的,脚一滑便会跌进那无尽的深渊,不见踪迹。我横着脚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站在这木梯上进退两难,我下意识地伸出手想拉一旁的铁链,手还未碰到我便发现上面尽爬有蜈蚣,脚不由向后一退,一只脚差点悬空,凭着毅力我将这险恶的路走完了,脚踏上了平坦的土地,而心却未平静,对于这仙女桥的畏惧久久未散去。磅礴的剑门关,你虽久久遗留于群山之中但你的排山倒海之势已映入我的心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