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精准扶贫工作要怎么开展?

53 2024-03-02 14:02 admin   手机版

一、精准扶贫工作要怎么开展?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改善民生,夯实基础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本布图村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村委会居民点外,牧民生活用水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涝坝水,两个分散定居点只通简易的砂石路,电信通讯线路不通,网络不通,无闭路电视,生存居住条件较差。因此,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主要是在水、电、路上下功夫。利用州发改委争取项目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一是积极争取7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解决本布图村饲料组居民点的饮水问题;二是完成本布图村饲料组2014年7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项目;三是完成本布图村塔布拉哈提2000亩的滴灌项目;四是积极争取农村道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计划改建定居点便民路1.5公里、饲料组便民道5公里、克尔托汗便民道。

——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摸清底数是基础。当前,扶贫开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不同贫困情况如何进行帮扶”“帮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没有真正搞清楚。

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关键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

为此,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

我们工作组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出一套详细完备的精准扶贫家庭情况调查摸底表。调查表要涵盖每个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牲畜养殖经营情况、土地经营情况、住房及暖棚圈情况、贫困家庭劳动力及就业情况、贫困家庭年收入情况、贫困家庭债务情况、贫困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

——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准确划定贫困家庭,制定具体精准的扶贫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确定精准扶贫户后,应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举措,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一个帮扶措施,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在本布图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方面,我们按照自治州、温泉县及安格里格镇精准扶贫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

二是整合资源,突出养殖业发展,成立草畜联营扶贫养殖合作社。实行村委牵头,贫困户参与,专人负责管理,年终利益分成。

三是政策兜底扶贫。对有残疾、年老体弱或精神疾病等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要在生活上、教育上、医疗上、养老上实行政策兜底扶贫,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是劳务创收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施策,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

——精准管理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

精准管理就是要突出精准扶贫主体的作用,建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乡镇包村领导、住村工作组参与的监督机构。

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村“两委”班子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住村工作组要树立“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帮扶要有针对性,帮扶措施要与帮扶对象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相适应,要能促进贫困群众长远发展,要能发挥帮扶效果,要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是各级帮扶单位要有相应的干部住村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尤其是干部下乡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增收管理办法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帮扶工作。

四是要完善资源整合机制。修订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实施细则等,使管理方式、程序、内容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监督管理保障。

二、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消费扶贫的什么?

产业扶贫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等。比如养牛、养羊,种植经济作物辣椒等。消费扶贫包括销售农产品扶贫,比如帮助贫困户卖鸡蛋,卖辣椒等。

三、扶贫满意度调查,怎么开展?

分析组织管理类题目,组织开展调研。

领导提出调研要做到“深实细准效”。

可以按照组织管理类8要素来组织答案,再融入“深实细准效”的要求。

8要素:目的,方式、内容、对象、保障、效果、时间、地点

四、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

开展扶贫工作是党和国家惠及民生改善收入分配平衡地区差异提高贫困群众生活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

落后地区因生产方式和条件限制,客观上影响了收入,造成贫富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落后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大力扶贫,缩小差距,让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一起奔小康。

五、农村扶贫后评估工作怎么开展?

关于脱贫效果的评估工作可以通过实地检查和第三方调研来开展。

现在,国家和省、市都会对脱贫攻坚成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检查和请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验证,目的就是为了发现不足,补齐短板,督促整改问题清零,更好地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有序衔接乡村振兴工作!

六、如何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工作?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管抓落实,由综合股具体承办,确定了具体工作联系人员,明确了责任。

二、认真深入扶贫点进行实地调研,制定工作措施

深入扶贫点进行实地调查,对贫困地的自然、人口、就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三、落实帮扶措施,注重帮扶效果

(一)大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宣传国家扶贫惠民政策,让群众充分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激起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脱贫致富的热潮。

(二)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和科技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技能化工程,对在家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自我保护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村劳动力丰富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

扶贫帮困工作更要在构建全方位、广覆盖、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体系,拓宽社会援助渠道,广泛筹措扶贫帮困资金,发展慈善事业,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扶贫帮困。

七、扶贫攻坚结束后将开展什么工作?

将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要解决发展差距的问题,防止产生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八、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展的意义?

中国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所以当今中国进行扶贫的意义极其重要:

一、扶贫有利于加强社会安定和社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二、扶贫可正确处理和增进民族关系,发扬革命传统精神;

三、扶贫在构架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

许多贫困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地表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有些还是国家经济建设重要的急需的资源,有计划地开发这些地方的经济,可以带动社区的发展;从全国整体考虑,开发这些地区可为将来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重点转移,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建设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础。

九、为什么要教师开展扶贫结对工作?

因为教师所教的学生也有扶贫的需求

十、1996年广西和谁开展扶贫协作?

1996年广西和广东省开展扶贫协作。

7月6日 国务院确定广东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扶贫协作。8月15日,广东、广西两省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南宁举行扶贫协作座谈会。

9月3日至4日 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召开扶贫攻坚项目规划会议,决定对今后4年的扶贫项目实行一次性规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