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宫游可以蹭别人讲解吗?
一般情况下,故宫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讲解或解说服务,旁听其他游客的解说可能会影响安全和游览体验,因此不被鼓励。
如果您需要讲解服务,可以通过预约或现场申请的方式向故宫工作人员申请。如果您比较感兴趣,也可以考虑选择专门的文物展览等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请注意,故宫内禁止自带解说器材或喊话等行为,以维护游览秩序和文物保护。
二、故宫故事讲解?
1、北京故宫的历史故事:工匠马德春与故宫九龙壁 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
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干活前,他向工匠们讲了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三、故宫角楼讲解?
北京故宫角楼是榫卯式全木机构,这个建筑有五百年的历史,层沿叠构,屋顶是黄色的琉璃瓦,整个建筑设计绝对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建筑艺术。
四、故宫导游讲解?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五、故宫全景讲解?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明清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故宫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宽6.66米,上部外侧筑雉牒,内侧砌宇墙。城墙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面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现存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米。
六、故宫文物讲解?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中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齐全、价值之巨大,都是其他博物馆所不能比拟的。以下是故宫中部分文物的简要讲解:
1. 清代玉瓦:玉瓦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传统装饰材料,清代玉瓦是故宫中的一大特色。清代玉瓦由白玉制成,通常呈圆形,中间凹凸起伏,外侧刻有花卉和图案装饰。这些精美的玉瓦被用来装饰宫殿屋檐和宝顶,形成了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2. 乾隆御笔“福”字:这是清代乾隆皇帝自己书写的“福”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这个“福”字用纯黄色的颜料写成,在硬质宣纸上,符合传统的民间标准,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3. 佛像:故宫中有众多的佛教文物,包括宫廷宗教用品、民间信仰用品以及来自印度和尼泊尔等国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石刻弥勒佛像,它高达17米,是故宫中最宏伟的佛像之一。
4. 珐琅彩器:珐琅彩器是清代宫廷器物中的一大亮点,以其鲜艳绚丽、色彩丰富、技艺精湛而著名。珐琅彩器有花瓶、盘子、碗、盒等多种类型,图案多为花鸟、山水等纹样,形态各异,堪称“宫廷艺术之魂”。
以上是故宫中部分文物的简要讲解。故宫收藏的文物种类繁多,价值极高,无论是从历史意义还是文化意义上,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七、沈阳故宫讲解?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对比又形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清宁宫,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八、故宫历史讲解?
故宫位于北京的市的中心位置,以往称为紫禁城,都是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
故宫布局根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述:“左祖、右社、脸朝、后势”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心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北京故宫由明代皇帝朱棣兴建,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占地面积72万平方,共创了14年,具体据1973年专家当场测量故宫有尺寸庭院90余个,房子有980座,总共8707间。
九、故宫导航讲解?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十、故宫养性殿讲解?
故宫博物院里的养心殿,坐落于故宫内廷西路,建筑布局精致紧凑,空间灵活多变,是清代八位皇帝处理日常政务、读书学习、居住休息的场所。
独特的政治意义加上丰富的功能,使它成为紫禁城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养心殿的整体建筑可以被看作是一件特殊的藏品,见证了悠长的岁月变迁。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区域的历史建筑,自2015年起,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新世纪之初,党和国家就对故宫的古建修缮工作有着重大决策,批准开展“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这是近百年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古建修缮,也被誉为“百年大修”。
为此,故宫博物院不仅聘请了相关方面的资深专家组成“故宫修缮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还组建了“故宫修缮工程技术质量顾问组”,为维修工程的技术问题建言献策。
国务院更是委托国家文物局审批了由故宫博物院组织制定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确定了“整体维修”的具体任务,明确了故宫维修所遵循的原则和所使用的技术。
按照《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故宫修缮工程共持续18年,国家每年投入约1亿元人民币的修缮资金。此次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即属于大修工程的第三期。期间很多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浮出水面,展现了古代工匠在过往的建造过程中运用的智慧与匠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