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宝鸡出发参观西安交大和西工大路线?

135 2024-03-02 20:00 admin   手机版

一、宝鸡出发参观西安交大和西工大路线?

自驾从宝鸡出发走西宝高速到西安三桥下高速,再走三桥到西二环快速干道,沿西二环拐向南二环,在劳动南路出二环,沿劳动南路向北5分钟到西工大。

参观完西工大,继续沿劳动南路向北5分钟在草阳村十字路口向东右拐进入丰庆路一直向东,进入环城南路继续向东进入长乐路,兴庆公园的的南门正对西交大北门。

二、我们从西安出发到宝鸡自驾3日应该怎样规划?

自驾的话,从西安出发走西宝高速往宝鸡方向,沿途也有不错的景点

1位于扶风县的佛教圣地法门寺

2眉县汤峪镇的太白山和营头镇的红河谷,晚上汤峪口有喷泉表演

3凤翔的灵山景区

4凤县的喷泉

5宝鸡大水川,九龙山景区都不错

三、中秋节三天从西安市或者宝鸡市出发自驾去哪里好玩?

推荐天水。就在宝鸡旁边,离西安也不远。有麦积山石窟,有山有水,5A 4A景点很多,旅游城市。水果很好吃,特产花牛苹果。我选择了一个中秋去的。

附图

四、西安和宝鸡同为陕西的两大城市,为什么很多宝鸡人愿意去西安上班而不去宝鸡?

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金台区民众,07年去天津上大学,11年在父母期待中回宝鸡上班至今的我,大概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第一,比起点。

宝鸡并非是在一座原本就很发达的城市上发展起来的。老宝鸡人基本活动在现如今的中山路一带,最早的商业街、电力局、税务局、中医医院(西关医院)都在这条路上。

而相比西安,起码西安的发展则是以城墙内+南门附近为起点,如此从根本来讲,不论是面积还是人口,宝鸡已经远远落后于西安。

第二,比早期发展。

宝鸡的发展进程中有可以被称为"大跃进"的时代。比如现如今的经二路一带曾经是河南人迁移的聚集地,现如今的人民医院因为就是在渭河河床上建造起来的,故此曾也被叫做"河滩医院",又有河南人迁移的人口数量多,宝鸡甚至有了"小河南"的称号;然后是铁路的建成,伴随着宝成铁路的建成,由宝鸡做为交通枢纽,成为了连贯中原、巴蜀、西凉、新疆的交通要道,无数想要去北京的新疆、甘肃、四川人均需要经由宝鸡到达,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直达火车票何其难买,基本都是一段一段的买。而那是还是隶属郑州铁路局的宝鸡火车站,则成为了进入中原的门户,流动人口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如此围绕着火车站,发展出了现在的经二路、经一路,再就是专门为火车维修为用途的企业——位于宝鸡西关附近的大修厂;接着是国家机密工程走进大山的原因,则有了现在宝光路上的7107厂(好像是卫星变轨喷射器+遥感技术吧)、清姜路上的宝成厂(好像最早是无线电,后来是飞机方面)、桥梁厂,其中以桥梁厂、宝成最为有名,当时的工人以江浙沪一带人为主(好吧,很多人朋友指正都说是东北人,那我也没办法,谁让桥梁厂是南京搬过来的呢?反正我小时候包括身边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反正我不改),故此宝鸡清姜地区在我小的时候被人称为"小上海"、又因为美女多,很多年轻人下班都会骑自行车上清姜大坡去看美女,呵呵;又因为在如今的一康医院向东,有氮肥厂、秦机机床厂、钢管厂;在火车站向西,过了金陵桥,则是东风路的石油机械厂+烟厂+铁路家属区等,虽然当时工资等方面不行,但起码算是地方平均水平。这些,就算是我小时候宝鸡范畴了(大概95年前后吧,宝钛在当时,我只知道在红旗路有71路车(感谢朋友指正,这个时候还不是71路车,而是类似单位福利的一种客运车,老式公交那种)去某个单位,但宝钛的位置真的不知道了),企业在当时还算有名的国企,所以聚集了不少人,经济不错的情况下,各方面发展从轻工到重工,也算应有尽有。那个时候的宝鸡对于来自于甘肃的人来说,真的是天堂,在当时甚至天水人提出天水可以并入陕西省,甚至并入宝鸡市的愿望。

接下来是当时的西安。当时的西安在有意的向西面、南面发展。因为我不是西安本地人,只是因为西安有亲戚,我只知道西安西侧有当时的床单厂,规模非常之大,朱雀门外有个小雁塔,其周边也发展很不错(记得小时候我姑父抱着我,在小雁塔南边,那个时候正在修二环,指着东南方向的一个黑点给我说,那个是大雁塔。当时的二环外真的是什么都有没有,至于大雁塔么……那个时候大雁塔周边全是麦地,大家自己体会)。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西安再怎么发展肯定都比宝鸡强啊!最多是宝鸡的发展比率在当时应该略比低于西安。

第三,比中后期发展。

这里我只说说宝鸡吧。毕竟上了高中就因为学业,基本再就没怎么去过西安亲戚家了。当时我小升初前后(00年前后吧),宝鸡在现在的英达路成立了宝鸡高新区,目的是为了搞钛业和招商,但发展很不均衡,真正引来的企业也是少之又少,唯有大点的存活应该是现在的电脑城+金雁公司的一个车间在那,而那里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饮食+住宅的地方。宝鸡海关在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性。

再就是03年我初升高的时候,宝鸡在发展现在的高新区,在老文理学院北侧延河堤修了现在的滨河大道。但之后发展也不怎么顺利,从修路来看,03届新宝中的第一批人基本到了高二还在"穿过麦子地、玉米地",才能进入校区是我们现在回望学生时期每提必说的笑料。而烟厂08年迁厂时,听说高新大道刚刚修好。由此可见宝鸡经济已经滑坡,至少说城市建设没钱了倒也是中肯。

第四,比目前的发展

前面说到我是07年上大学去了天津。从大二暑假开始,我就到处实习。大二在父亲朋友的公司(宝鸡)里给人手工焊了1个月的电路板,然后自己找卖场卖了2周的手机。那个时候感觉钱真的很不好赚啊,一个半月的工资+手机提成,2.5k吧。不用说现在看得都少,在当时大二我都觉得少。我大学期间就有打工,平均一天至少100块,我当时在天津某婚庆公司做现场布置,一个月下来差不多2k(请忽视我的逃课频率 ),由此可见宝鸡打零工的收入已经远远落后于天津了。而大三暑假我西安的亲戚给我搞了个也是工厂搞工厂安装的实习工作。因为我是新人不出活,所以一个月白干,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西安的普通消费基本平均每顿饭比宝鸡大概高2块钱左右。接下来我自己在西安电脑城干了半个月的电脑售卖+安装+重装系统的活来玩。因为是表哥的店,意思了一下,给了1k但我知道当时店员一个月在西安像我这样的活,基本在3.5k往上,当然,多劳多得咯。而那个时候大唐芙蓉园刚刚开,我在回宝鸡的前一天,我这1k也基本最后消费在这里和当晚的啤酒烤肉了。总的来说,那个时候西安的消费已经把宝鸡甩在了后面,很多比我年龄稍大的(70后的尾巴,80后的头),基本在周末已经开始坐动车去西安过周末了,而最早一批在西安工作,宝鸡周末的宝鸡人群已经出现。

最后,说说当下。

1.我11年刚回宝鸡的时候,宝鸡的经济整体还是可以的,那个时候的烟厂和钢管厂效益最好,甚至相亲市场流行着"钢管的妹子、烟厂的汉",来说找男找女要找这两个单位的,因为赚钱多;接下来则是宝钛+石油了,这两个单位在14年前后,工人基本收入都可以达到4k左右,对于当时也就是优秀路段4k左右的房价而言,真的幸福感还算挺高的。但在15年下半年前后开始,宝鸡整体收入开始明显下降,其中烟厂产量下降、石油外包业务全部收回、宝钛直接降工资、钢管厂国内业务不足半年产量+海外业务同样不足,同时因为西安房价上涨的带动+宝鸡碧桂园恒大的进驻,房价不到半年涨了近1k,人民幸福感显著下降;

2.高铁的贯通

成汉高铁的开运导致宝鸡的地理位置显著下降,西安愈加成为连贯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而高铁的快速便捷+多次列车,让在宝鸡下车的外地旅客逐年下降,人流量的损失是一个重大损失。

3.发展观念很奇怪

首先,是放弃老城区,全面发展新城区,向北塬+向东发展。发展新城区我觉得很好,但是放弃老城区就很奇怪了啊!老城区的发展本就是立根之本,现在为了带动向东发展,居然把渭滨区、金台区政府办公楼不断向东挪位置,继而扩大这两个区的面积,这个我就很搞不懂了。为何不成立新的区呢?一个城市只依靠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来发展,为何不新增一两个区呢?鉴于宝鸡东西狭长的发展模式,如此一来真的之后带来更多不便;

然后,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给的福利有限,而且完全让投资商去一个没发展,人口分布少,各方面发展都欠缺,距离政府办事区又远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吸引力在哪?

再就是公路建设现状。新修的高新区过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6校)后,完全是一副欠发展的样子,而且公路开车,3分钟一个红绿灯,十字路口频繁到让人心疼。而现在宝鸡市又到处在修路……我滴乖乖啊!

4.给中小商户的利润空间太小

举个例子,想要在宝鸡某地开个饮食类商铺,刨去食材+加盟费+人员工资,就是利润+商铺租金了。但是这个租金之高,让人无法承受。我之前有看过小吃生意,并实地考察和对比后发现:在租金+净利润方面,租金所占的百分比,是广州<西安<宝鸡。换句话说,可能就是因为每个月多的那2k租金,就成了很多年轻人放弃开店的重要原因。

5.公司多样性特别低,新行业常处于孕育期

我某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被父母叫回进了某国企,因为企业效益差,就辞职想在宝鸡找其大学本专业:动画方面的工作,很可惜,基本没戏,现在在某处开一家面皮店过活,至今没找下对象。

5.教育方面固步自封

宝鸡高中到大专、大学总是在围绕宝中、石油、渭中、姜城、六校、宝文理。但是新的好高中没有培养(当然跟人口+生源有很大关系),更多好大学、大专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大专、大学教育理念也有很大问题,学生不上进,归属感也差,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也不下功夫,各忙各自的论文,职称评价等。当然,每个城市的二本基本都这样,但是,我希望有所重视和改变啊!记得有一年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中有个宝文理的学生上节目后,宝文理的生源据说有显著提升。所以说,缺乏好媒体的平台宣传,基本等于没有宣传。希望在这方面,宝鸡的大专、本科院校能多加努力。

6.自有特色发挥欠佳

法门寺……成了西安旅游项目

面皮……成了西安美食,甚至改名为凉皮

肉臊子……好像没有打出名气

太白山+汤峪温泉……好像名气不广

猕猴桃……冷链物流完全跟不上

西凤酒……仅存于关中地区

臊子面……新加坡都有店了,但国人有几人知道?

青铜器博物馆……中央台宣传比陕西台宣传的多

面食小吃……广式茶点都能礼盒,而我们没法礼盒

泥人马勺脸谱窗花……热度过了,就凉了

金台观……道教、张三丰,本来可以环山而建,学习法门寺经营模式,结果修个北坡美食街+陵园

太多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7.就业机会太少+薪金天花板太低

如果我是文理学院毕业生,我想留在宝鸡就业,我能干什么?机械、电气、教师、自媒体、软件工程、国际/国内金融……答案可能是:找不到合适工作,除非有关系进国企。

至于薪金天花板么,在宝鸡仅靠死工资月薪能有多少?就说2019年这一年吧,差不多2.5~3.5k吧!那么入职后天花板有多高呢?除了卖车卖房和三甲护士的,也就按照4.5k最多了吧!反观对比大学四年学费+生活费差不多少说8w元,何不去大城市试试看?

综上,宝鸡的发展前景真的蛮艰难的,但是我对她还是抱有希望,转型+引入人口+北塬发展+老城区保留+向东发展,是再次腾飞的风向标。

———以下是个人关于这个问题的感受———

2020年上半年某天 第2次修改

(前面有修改过,除却错别字、病句等,真正修改内容大概也就是一次,时间不记得了,以后每次修改我都会有所记录)

实在是没招儿了,因为已经不是一两个人在私信和评论区里说“西安和宝鸡,一个省会,一个地方市,这有什么比较的?”这一类的话,我在这里先解释一下我自认为这个问题的由来吧!

1.宝鸡是“铁路拉来的城市”,宝鸡铁路局一开始是隶属郑州铁路局的,所以宝鸡的铁路发展非常迅猛。在动车、高铁发展成型前,地理位置是在宝成铁路、陇海铁路、宝中铁路的汇聚点,所以流动人口巨大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物流的汇聚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了鼎盛。

2.同比西安,虽然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但在当时“西部大开发”还没有全面落实前,西安更多也只是一个搞航空+兵马俑旅游的,其它特色方面则是特色不强,且人口同比济南、郑州、成都等省会城市,更是属于偏低的一般城市。记得在2000年以前,现在的大雁塔、龙首原都名气不大,西安市现在的东门附近更是一副欠发展的样子,甚至可以说,小寨都只是一般程度,用“一个大的批发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以上几个地方可以说,就是当时西安市边缘的程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是2008年的夏天,我在凤城一路、凤城二路上肆意练车的情景……因为人、车实在是太少,我敢一脚把油门踩到底!)

3.在2005年左右,宝鸡到西安的动车才刚刚开始启动,在那个近60元的票价对比14.5元的1147/1148次绿皮车,更多人会选择便宜的票价。在这个时间段,即将启动高速发展的西安的人均收入和处于火车运输鼎盛尾端的宝鸡的人均收入相比较,手中的月收入真的只是差之毫厘。

4.西安在1998年前后开始,几乎每到夏天,温度40℃+都是常态,可谓是火炉城市,而对比宝鸡,宝鸡早早拿到了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这一类的称号,宝鸡在西北看来,好环境可见一斑。如此以来比较,不论是生活压力还是生活环境,宝鸡的环境更优于西安。

综上,就是我所认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更欢迎大家的补充。

2020年7月22日 第三次修改

最近有点关于这个问题的留言我有点难过。

1.是很多外地人(非宝鸡老市区本地人)对这个问题有点嗤之以鼻,随后开始留了一些有一定攻击性的语言。其中不外乎:“宝鸡和西安有什么可比的?结果随手点进来看,感觉没回答到(这些人心中)点上不说,看完纯粹是浪费时间”这类的话。

对于这些人,我想说:提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曾经在老宝鸡长大,如今25+的青年人。能点进来看的朋友们,更多也是经历了宝鸡的辉煌时刻,同时也见证了西安近15年的腾飞。这些朋友们肯定也有很大比例面对了:人在宝鸡,面对同事朋友一个个辞职离开宝鸡前往西安工作;亦或是人在西安,面对着未知的未来、不够花的薪水、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交通、父母亲戚的劝归、一起在西安打拼朋友的诉苦中,萌生了不成熟的“回去吧,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吧”的想法的瞬间,瞳孔的聚焦又把自己拉回到了现实当中。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就是一种乡愁和缺乏回家的勇气,在这种种情况下,这个问题也就应运而生。

2.老宝鸡的一些“长者”、“前辈”总是在给我很多纠错,我很感激,但请不要人生攻击。这个平台就是大家分享,一起讨论的地方。攻击人而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吗?那为何不见你写一篇让人信服的内容呢?

这些“错”,有的确实是我的错误,我一定修改,也感谢您的指正。而有的“错”,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在那个脚踩自行车,游遍全宝鸡,去趟嘉陵江源头、钓鱼台都是单位组织旅游福利,一去能玩一天的年代,信息的不对称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生长环境的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请在指正后,语言和善一些。

3.我也只是一个80年代尾巴的年轻人,对于初中以前的事情更多是来自我已经页片发黄的日记本,对内容的很多东西也只是周末坐在父亲自行车前面横梁的我,听父亲和他朋友们到目的地后的闲聊所知。所以,再次感谢对我认真指正并言辞温和的本地朋友们。

对于能够看到这里的朋友,再次说一声谢谢。

2021年5月26日,第五次修改。

这次修改的不是前面的内容,算是补充吧。

这个是我在抖音上看到的90年代的大雁塔航拍。

希望那一小部分,喜欢吹嘘自己省城,贬低周边城市,且毫无礼数、年幼无知的西安人可以闭嘴。

我并不是为了贬低西安,只是为了让这些杠精认清历史。

五、西安到宝鸡高速?

共179.7公里,2小时21分钟

收费65元

六、沈阳出发华东五市双飞五日游价格?

参考一下我们之前走的华东五市一镇自助游行程吧

南京游

8月11日上午8点,我们一行四人到南京。

我们的首个目的地是中山陵,到了南京中山陵是必要去的。我们住的地方属于钟山风景区,离中山陵是比较近的,打车不到10块钱。在门口买票的时候,由于事先朋友告知,我们带了一寸照片,这样可以办理年票(50元),至少包括中山陵、明孝陵、灵古寺,紫金山天文台这几个景点。如果单买门票,仅中山陵的一项就要40元,所以买年票很合算。中山陵整体建筑气势磅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是个非常值得去看的景点。从中山陵出来,我们又去了明孝陵、灵谷寺,这三个景点都位于钟山风景区,乘做游1或游3就可到。从灵谷寺出来已将近5点,我们乘游2赶往雨花台,这两个景点相距较远,到雨花台已将近5点半,景区已经关门,我们就在景区门口照了像没有进去。然后我们打车到夫子庙,这是南京著名的集小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地方。而且环绕着夫子庙的还有著名的秦淮河,古代的文人墨客、青楼佳丽经常要在秦淮河上一边荡舟,一边饮酒作诗,好不惬意。所以来南京一定要到夫子庙来走一遭。我们找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小店要了一些当地有特色的小吃:“炒田螺”微辣,口感极好;“雨花石汤圆”看上去跟外面街边所卖的水中的雨花石一模一样,逼真极了,味道也好;还有野菜馅的“烧卖”味道也不错。后来我们又在另一家大排挡店里要了“鸭血粉丝汤”,3元/碗,一点儿也不贵,我们这几个人除了我其他三人都吃辣,他们汤里放了红红的辣子,个个吃得大汗淋漓,一副特别畅快的样子,让我好不羡慕。吃过饭,已是6、7点钟的样子,天已经黑了,夫子庙周围的灯都亮起来了,我们四人租了条脚踏船夜游秦淮河,(好象是20元/半小时)准备好好体验一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划船的过程中,还下起了小雨,在轻风细雨中划船真是别有一番情调。划完船后我们打车回住宿地,当下回去洗澡休息,第1天旅行结束。

第二天我们的旅行计划是去坐轮渡看长江、长江二桥和长江大桥。这条线路是朋友推荐的,感觉不错,大家到了南京也可以试试这条线路,绝对是旅行社没有的线路。我们早晨起来后退了房,乘车到火车站,寄存了行李。在火车站坐8路车(很破旧的小中巴,私人开的,不过不宰人)到燕子矶,约半小时到站。到站后由于当天早晨下小雨,路很泥泞,我们找了一辆“摩的”把我们带到燕子矶公园门口(其实走路不到3分钟,所以路如果不是不好,步行即可)。燕子矶公园门票6元/人,其实公园很小,主体就是临近长江的一座小山,我们都觉得6元门票实在是太高了。不过在燕子矶公园的山顶可以眺望长江的美景。我们在公园逗留了半个小时左右,出了公园,拐进一个小巷,走了3分钟左右,来到轮渡售票处。我们所坐的轮渡是从长江这岸的燕子矶到江对面的小岛八卦州,轮渡不是旅游线路,只是当地的一种运输工具。全天轮渡只有几班,分别是8:00、11:00、14:00、17:00。我们赶上的是11点的那班船。在船上可以看到不远的二桥,而且随着船越驶越近,看得越来越清楚。长江二桥是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很漂亮。到对岸的八卦州后,我们没有上岸,因为听船员说岛上没什么玩的,况且一旦上岸,就只能赶下午两点的船返回,而我们还有自己的计划,所以我们没有登岸,乘船原路返回燕子矶。接下来我们的目的地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具体路线是:乘8路车返回,在中央门下,转乘15路到南桥堡下。从南桥堡公园穿过可直接到南京长江大桥,但公元门票是5元,这让我们很气愤。南京的许多景点都不大,但收费都很贵,但对于名胜古迹收费我们还能理解,但公园应该是公益的,收费也这么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公园外一开摩的上来拉活,说拉我们进去可不用买门票,车费是10元,我们权衡了一下同意了。摩的带着我们从一旁路进去,不用买门票。其实很近,当地人都从旁路进去,我们不知道罢了。我们感觉被愚弄了,最后就给了车夫5元车费。上南京长江大桥可以搭乘电梯,2元/人,也可慢慢走上去(约6层)。南京长江大桥自然不像二桥那么现代漂亮,但周身却透露着古朴雄壮,桥身上刻有毛主席所写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字样。桥顶的红旗和雕塑、桥身上的一些图画都保留着50年代的革命特色。长江大桥建于50年代,历经半个世纪,但其建筑工艺和建筑质量在今天看来都可以说是一流的,对这一伟大工程我们不由得内心升起深深的敬意。参观完南京长江大桥,我们从桥上坐车返回火车站,准备前往无锡(从南京到无锡的火车班次很多,现买就能买到),南京的行程到此结束了。

无锡游

我们是8月12日晚上乘火车到的无锡。无锡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很好。无锡火车站很干净漂亮。火车站附近高楼林立,道路宽阔。我们没想到无锡是这么一座很现代、很干净的城市。我们住在火车站对面的泰山饭店,标间120元/天,条件还不错,价格还算合理。我们的计划是第二天上午游太湖的鼋头渚。鼋头渚是太湖最美丽的地方。提到“鼋”字,像我们这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不知该怎么念,以为念“龟”音,实际上应该念“元”音。

第二天一早起来,天空下着密集的小雨。我们打着伞赶往汽车站准备搭乘观光一线,然而到了车站被告知,由于修路,观光一线无法到达鼋头渚。这时在1路车站的位置停着一辆中巴车,一50岁左右的老者在门口招揽客人“1路、1路,直接开往码头”。我们问了价钱,要5元一位,虽然感觉价钱很贵,但想到网友的帖子上说到公园门口后,从公园门口步行到游船码头得40分钟,如果坐公园的车是6元/位。所以想开到码头要5元钱还算合理。加上外面下着雨,我们没有再多考虑,就上了车。哪知这一上就上了贼船。快到公园门口,那个招揽生意的老者又站起来说:“景区门票有两种,一种50元的,一种65元的。65元的包括坐船的船票,50元的不包括,你还得另买,买船票一个单程就是20元。大家如果买65元的就把钱给我,我给大家买,大家就可以顺利到码头,回来可以乘公园的车回来。如果你买50元的,那公元门口售票的不会让你搭我们的车进去。”说来说去,他的意思就是大家必须买65元的,而且必须把钱给他买。不给他买就必须下车。老头的话有很大的欺骗性,对于不了解实情的人很容易上当,大家都觉得他只不过想赚点提成罢了,他买就他买吧,所以大部分都掏钱给他。而事实上50元的门票也是包括坐船的船票的,65元的门票有包含两项服务:一是可以坐一次快艇,二是从公园门口到码头的这段长路可以免费搭乘景区的车。我们原打算买50的门票,而且还要和司机斗争,让他如最初承诺得一样把我们送到码头,否则退我们5元车费。但两位男士想感受坐快艇的刺激,加上有“上了贼船怎好轻易下来”的思想,把钱一并给交了,我们也只好算了。但暗中还是用数码相机拍下汽车的车牌号,准备事后投诉他。我们既然买的是65元的票,当然要坐快艇去太湖仙岛,但快艇是封闭的,跟坐地铁一样,一点也不刺激,所以这65元的第一项服务没有什么价值。登上太湖仙岛,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在一处靠近湖水的岸边,有成群的燕子在空中飞,情形非常壮观,我从未见过那么多鸟在空中飞舞。太湖仙岛虽然不大,但景色非常美,游人涉入其中,真的仿佛入了仙境。所以到了无锡,一定要去太湖的鼋头渚。我们在太湖仙岛逗留到下午2点左右,乘船返回码头。我们以为拿65元的票,就可以免费搭公园的车从码头到公园门口,谁想当我们拿出票,竟不被认可,公园的人说你们的票是搭私人车进来的,不能坐我们公家车,要坐每人6元。我们跟他们理论,但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手中65元的票跟公园所卖的65元的票并不一样,我们这种65元的票不能搭乘公园的免费车。我们才意识到又被那辆私人中巴车给骗了,多花了钱,却没享受到应得的服务。我们很气愤,走回码头,一路咒骂那辆私人中巴,也咒骂哪个骗人的老者。但细想,这件事公园本身也有责任,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65元票?其实就是公园内部的人与私人中巴暗中勾结,合伙欺骗游客。这是非常不道德的。本来我们刚到无锡时,对无锡印象不错,但这次受骗把我们对无锡的好印象全扫光了。

我们希望无锡的旅游业管理部门对这些严重损伤无锡旅游形象的现象加以整顿。同时也提醒到无锡旅游的游客,不要相信私人中巴,坐公家车去旅游点,到买票处问清情况买票,不要由私人中巴车为你买票。去鼋头渚如果不怕走从景区大门到码头的这段长路(约40分钟),买50元的票就行了。

从鼋头渚回来,我们坐车去吃无锡当地有名的王兴记的馄沌和小笼包。小笼包不错,馄沌一般。下午4点我们乘汽车赶往苏州(无锡离苏州很近,汽车1个小时左右),无锡的行程结束。

苏州游

我们8月13日下午5点多到的苏州。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大酒店,标间200元/天,打对折,我们划到80元/天。我们之所以选择住在火车站附近,一是因为它离我们第二天要去的拙政园和虎丘都不远,二是我们第二天下午要乘火车去杭州,所以住在这里比较方便。苏州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古朴,它的房子都不太高,与无锡的那种现代化的感觉完全不同。放下行李,我们打车前往苏州学士街,那是苏州著名的小吃街。刚下车我们就看到我们此行的目标,“盱?怪怪龙虾店”的大字招牌就矗立在街口。“盱?”这两个字,我们以为念“于台”,事实上应是“须余(音)”,它是个地名。此次旅行让我们认识了不少难念的汉字。“盱?怪怪龙虾店”的龙虾非常有名,我们到的时候总店已客满,我们只好到分店,不大工夫,分店也坐满了,足可见其生意真是好。我们要了一份“十三香”,40元/份。上来一小盆,约有25只龙虾,我们又点了其他菜,四个人吃一份感觉正好。这里的龙虾果然名不虚传,感觉唇边麻辣辣的,但并不辣嗓子。我平时很少吃辣的,但这次却吃得很过瘾。强烈推荐到苏州玩的朋友一定要品尝这里的小龙虾!吃过饭,我们略逛逛,就打车回去休息,准备第二天游苏州园林。

第二天,天空下着小雨。我们此次江南之行,一多半的天气都是下雨,真是名副其实的“雨中游江南”。由于离拙政园很近,我们放弃了坐车,打着伞,漫漫溜达过去的。苏州的房子都是古香古色的,连车站也是仿古的模式。拙政园在一个小巷子里,门票45元。拙政园不大,是私家园林,但整个园子很精致,我们绕过假山,顿觉眼前一亮,只见水里有满池塘的荷花,岸上白的、粉的夹竹桃花开得正盛,再配以周围的亭、台、楼、阁,简直就是一小小的世外桃源。看到这,我们都不由得羡慕这园子的主人,能在此修身养性,真是天大的造化。拙政园是中华园林艺术的瑰宝,所以非常值得大家一看。最好在游览时跟上一个团,听导游讲解。从拙政园出来我们做游2前往虎丘,虎丘门票是30元,感觉太贵了。虎丘是吴王夫柴差葬父之地,我以为会看到一个大坟墓,可什么也没看到。比较有意思的是虎丘塔,历史非常古老,塔身倾斜而不倒,是个名副其实的“斜塔”。从虎丘出来,我们在一家小店匆匆吃过饭,就赶到火车站,搭乘下午的火车前往杭州,苏州的行程结束。建议如果有时间,可以找一条老街走走,体会一下苏州古朴的味道。苏州人给我们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不论是酒店的前台还是出租车司机言谈举止都很文明,有耐心,这点要强于无锡,不愧是旅游城市的市民。

杭州游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游完了苏州,我们的目的地自然直指杭州。8月15日晚8点多我们到达杭州。在杭州找住宿颇费了一番工夫。说了这么多,前面这几天由于我们都由提前在网络(

http://travel.elong.com/hotels/default.aspx?campaign_id=4051378

)上预订,所以基本上没有考虑住宿的问题,但是那天忘了订杭州的。我们到的那天是星期四,还不是周末,可问到的旅馆大部分客满,经济实用的房间都没有了。我们找了1个多小时才安顿下来,这是我们这次旅程中找住宿最不顺利的一次。我们住在延安路附近的东坡宾馆,标间260元/天,在我们旅游的几个城市算是比较贵的。建议去杭州旅行的朋友最好能提前安排好住宿,或通过网上预订,也许会更经济实惠。

第二天我们的主要景点自然就是西湖了。本来我们住的地方离西湖非常近,步行几分钟就可以看到西湖。但由于目前北线在施工,所以我们坐K4坐到雷锋塔一站下。我们以雷锋塔为背景照了相,没有登塔,登塔要收费的,没有必要。我们继续往前走了约10分钟,就来到了苏堤。苏堤也叫情人堤,堤岸两边种的都是垂柳,婀娜多姿。放眼望去就可看到西子湖,只见碧波荡漾、游船点点。走在大堤上,只觉轻风拂面,说不出的舒爽,真是恋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游西湖可以坐公船也可以租私人的小船,公船是大轮船,35元/人,私人的小船就是小舟,只能容纳4人(不算船工),一条船160元/1小时左右。我们最后还是租的小船,因为在西湖上荡舟,还是小船慢悠悠的有意境。西湖的私人船都是统一管理的,统一标价、统一服务,不用担心宰客。每个小船配有船工一名,船工用单只桨划船,同时还充当景点讲解员。我们的船工是个淳朴、性格开朗的人,他一边给我们讲解,一边和我们拉家常,还和我们开玩笑,没一会儿,我们就喜欢上了这位船工。船工服务态度非常好,到了著名的“三谭印月”,他耐心地将船调到合适的位置,以方便我们照相。在划船回来的路上,船工把船靠到一处岸边,告诉我们岸上有个珍珠专卖店,市场上的珍珠都是从这里批发出去的,所以比较便宜。由于珍珠属于杭州三宝(杭州三宝:丝绸、茶叶、淡水珍珠),所以我们就上岸去看看。这个珍珠店里面的珍珠饰品一般打对折,船工说还能打到2、3折,可最后的实践是还能再便宜。一条珍珠手链,原价760,我最后是以100元买下的,感觉非常值。划完船,我们觉得肚子饿了,该吃中饭了。西湖岸边的“楼外楼”非常有名,但船工告诉我们那里价格贵,而且服务也不够好,他建议我们去新开元大酒店,杭州的特色菜都能吃到,味道一点儿也不差,价格却便宜许多。新开元离西湖不远,打车10元左右。新开元大酒店的确不错,装修得豪华大气,二层餐厅空间很大,能容纳数十桌。我们要了当地著名的“东坡肉”、“龙井虾仁”等,感觉“东坡肉”不错;“龙井虾仁”就是在炒虾仁上洒几片龙井茶叶,味道一般;还有一个“凉拌笋尖”,味道非常不错。我们四人总共消费了将近100元,价格真是不贵。

吃过饭后,我们打车到汽车东站,准备前往乌镇。杭州的形程结束。短短1天,杭州给

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而且从我们接触的普通杭州市民中,我们发现杭州人在谈起杭州时的语气中充满了身为一个杭州人的自豪和骄傲,让人钦佩和羡慕!

乌镇游

我们去乌镇主要是为了看看典型的江南水乡,当时想在乌镇、西塘两者中选一个去看,后来我们选乌镇。主要是因为乌镇的名字听着就感觉古朴。由于同行的伙伴中有一人发烧看病,我们8月16日下午5点才打车到杭州汽车东站,准备买5点半去乌镇的票。但没想当天直达乌镇的票都已卖光,我们只好买到桐乡的,再从桐乡打车(要30元)到乌镇。提醒大家:周末去乌镇的人很多,最好能提前买票和提前安排住宿。我们晚饭是在乌镇的一家饭馆吃的,我们点了当地的特色菜:酱鸭(20元)、清蒸鱼(38元)、姑嫂饼(10元)等,菜价很贵,味道却感觉一般,姑嫂饼太甜了。我们也点了炒田螺,但味道却不如我们在南京吃的,估计还是小镇上的人厨艺不行。吃过饭,我们就到景区里去散步。景区完全保留着水乡古镇的格局:中间宽宽的一条河,两边的房子依河而建,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座小石桥将两边连接起来。电影《似水年华》是在乌镇拍的,许多人也是因为这个才来乌镇,据说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好,把乌镇拍得很美,可惜我没看过,有机会一定要找来看看。景区里有一间客栈是拍“似水年华”时男女主人公住的,从外面看是比别家的房子要布置得雅致,我们问了一下价钱,标间竟然要580/晚,我们问的时候只剩下一间夫妻房,要880/晚,我们暗暗吐了吐舌头,惊叹电影带给乌镇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乌镇的蓝印花布是很出名的,我们逛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多了,大多数商铺都关门了,少数几家还开着。我们进到一家卖蓝印花布的小店,只见满屋挂着各种蓝印花布的手绢、衣服、裙子、扇子、桌布、包、帽子,不同花色,不同款式,真得很漂亮。我们几个人不由得买了几样花布做纪念。这种蓝印花布特别适合乌镇那种古朴的氛围,但你把它拿到城里就会总觉得有点不协调。夜里的乌镇像个沉默的巨人,你走在河边的青石板路上,只觉得四周静静的,头顶的几盏灯笼发出或明或暗的光。你的内心是安静的,就像旁边静静流淌的河水,那种感觉是你在城市体会不到的,说不出的特别美好。我们在景区逛了半小时左右,觉得夜色凉了,便回去睡觉,准备第二天一起早再到景区去逛。

第二天我们6点就早早起来,因为景区过了7点就要收门票,65元,我们觉得太贵了。清晨的乌镇也很安静,但已经有早起的妇人和老人在河边洗沭、洗衣服。过了半小时,太阳开始升起来了,路上的人也开始增多,寂静的小镇开始变的喧嚣起来。这时感觉乌镇和一般的旅游景点没什么区别,昨晚那种静静的感觉我是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建议去乌镇的朋友最好能在乌镇住上一晚,感受一下夜晚的乌镇。我们7点多从景区出来,后来乘三轮车前往乌镇的老街去看。(来回加讲解,1个小时,一辆车20元)。那里还不是景区,但据当地人说政府正准备对老街进行拆迁,准备把老街也变成景区,这招来许多老住户的不满。走在老街窄窄的街道上,道两边有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日常用品的,还看到那种最普通的茶室:1个棚子,两三个桌子和长椅,人们坐在一起,喝着茶,边聊天边看电视……总之,如果说景区是一个艺术化了的乌镇,那么老街就是生活中的乌镇。

乌镇不大,半天时间足以逛完。但乌镇确确实实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下午1点,我们坐上前往上海的汽车,乌镇的行程到此结束。

上海游

上海我不是第1次去,对它兴趣不大,所以这一节写得简略。我们8月17下午5点到的上海,然后打车到上海复旦大学。我们同伴在上海的朋友帮我们订了第二天晚上7点回北京的火车票晚上7点多我们做55路车去外滩,因为是周末,再加上这个季节,外滩上人特别多,人山人海。由于电力紧张,外滩上的灯也没有全亮,所以不如电视上夜晚的外滩漂亮。后来我们又去逛南京路,同样是人山人海,就好像你不管什么时候去北京王府井总有那么多人一样。不过上海的南京路比北京王府井要长,而且衣服打折打得很厉害,衣服样子也漂亮。本想好好逛逛,可实在是太累,提不起兴趣。当晚回去已经很疲倦,好在第二天没有什么行程驱赶我们必须早起,所以好好睡了个大懒觉,这是我这次旅行7天来第1次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但第二天起来,反而觉得更加疲倦,也许是这几天神经、肌肉甭得太紧,猛得一放松反而不能适应罢。中午12点我们退了房,打车到火车站寄存了行李,我们便开始分头行动。我们两个女生去逛城隍庙,他们两位男士去逛金融街,约好下午6点火车站碰面。我们从火车站乘64次车到城隍庙,城隍庙也都是人。我们在城隍庙吃了小吃,随便逛了逛觉得没意思,就又去南京路逛街。当天早晨阴天,午后开始下小雨,4点钟后就变成中雨,我们5点半想回火车站,但在南京路打车却打不到。后来问了一个本地人,他告诉我们最快的途径是坐地铁。从南京路步行到人民广场,搭乘1号线地铁就可到火车站。幸好坐地铁,没有耽误我们的火车。晚7点,我们搭乘由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8月18日上午9点到达北京,至此我们7天的旅行结束。对上海没有太多的感觉,它和北京一样只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小结:

此次自住旅行我们大约花费在1500-1600(不包括买东西的花费),比旅行社的报价略高(旅行社的报价在1200左右),但玩得要比跟团好。总体行程安排比较合理,钱都花在了实处。同行的四个人很团结,能够共同配合,群策群力,共同把事情做好。且每个人独立能力都较强,没有给整个团队添麻烦。建议大家在自助行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例如多查阅相关的资料,尤其是网友的游记。结伴同行,最好在4个人,这样打车、住宿都会很方便。

七、西安文理和宝鸡文理选哪个好?

不要被宝鸡文理学院这个学校说升大来迷惑了,这学校领导什么货色 只想噶一轮接一轮的韭菜, 学校说占地2000多亩,盘龙占1200多亩 ,蟠龙就只是大张旗鼓的宣传,现在地基都没咋打好(盖了3年了),但你在学校招生简章只能看到是占有面积,不知道这学校蟠龙校区是片荒地,只是骗新生罢了。升大升8年,没升上去大伙都知道是什么原因,无非就是校领导舍不得花钱,害怕自己少捞点呗。 学校没风扇没空调 晚上12点断电 宿舍温度40°贴吧好多人反应睡不着觉,(学校占地只有区区800亩,两个校区加一块)学校不管不问一心只会责怪学生,恶心学生。考虑这所学校的学妹学弟们,给你们忠告,不要来 真的会后悔的。这是这个学校老师的师德,和学校宿舍和操场

八、宝鸡到西安多远?

约2小时18分钟,179.7公里,过路费115元

九、西安宝鸡在哪个方向?

  宝鸡在西安的西边。

  宝鸡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截止2015年全市辖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凤县、太白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等3区9县和国家级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宝鸡蟠龙新区、宝鸡陆港新区、省级蔡家坡开发区等。处于西安、成都、兰州、银川四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为通往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为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交汇点,中国境内欧亚大陆桥第三个大十字枢纽。面积18172平方千米,城市籍人口百万。全市平均海拔618m(1985年数据)。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东连西安市、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817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8平方公里(2010年)。

十、骑车从宝鸡到西安?

你可以顺着大庆路去虢镇,然后走西宝中线,一直沿着铁路走,好多路都在铁路旁边,到杨凌,兴平,咸阳,西安。

好多小县城的路,只要看方向对,都可以走上省道,所以几乎不会迷路,咸阳走世纪大道就可以回到西安西三环。

也可以绕到高新大道,跟着那个宝鸡到梅县的特快小白车走,这个路是山上绕的,一直顺着走到梅县,310国道到周至,从周至回西三环。但是,走国道的话比较远,而且车比较多。

不用很久,大约不到10个小时,顺便说一下,我是女生,你如果是男生的话骑得一定比我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