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汉中八景是什么?

来源:www.bhous.com   时间:2022-05-19 23:32   点击:1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陕南民歌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不似关中陕北民歌粗犷豪放。
在汉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区不一样,在气候学上,通常是指一年中每候(5天)平均气温在22℃-10℃之间为春季和秋季,22℃以上为春季,低于10℃的为冬季。如果按这个标准,汉中的4-6月份为春季,7-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3月为冬季(冬季较长)。
  汉中不仅平均气温较低,而且由于汉中地势高耸,其温度又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半山寺、云谷寺一线以下,四季还比较分明;其上(包括光明顶、玉屏楼、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余皆为冬季。汉中季节还比平原来得迟,“高处不胜寒”,汉中冬冷,历时又长,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从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约推迟三天。温泉区4月3日进入春天,而光明顶则要推迟到5月13日。正如唐代白乐天在《游庐山大林寺》诗中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人描写的就是山区与平原在季节上的差异。
  现在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汉中冬季的时间有所减短,而且冬季普遍不再如古时那般寒冷。
  汉中四季皆胜景,汉中的景色不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时,都有不同,汉中的美,就是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中让游人着迷,如果您想了解汉中的全貌,那么,就应该选择一年的不同的季节,在这自然造化中去领略汉中,感受汉中。
  
汉中春光

  “山外春归百卉阑,山中四月春初度。”汉中四月的平均气温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这时,山麓已经芳草萋萋, 野花艳人,秧苗茁壮,桃花落尽,山腰却涧草犹短,杜鹃始华,桃花初开。大约需要推迟一个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逦十里的桃林,才枝枝献丽,一片粉红。那时,正像诗人王寅春游此峰时所吟诵的:“河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绛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游兴。而在那时,汉中的高山峰顶,气候尚寒,春意姗姗来迟,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但春的气息已经来到了游人中间。汉中春光是以妩媚动人见长。全身着绿,青翠欲滴;万花盛开,娇艳无比;百鸟欢唱,悦耳怡情。春季,在通往汉中的公路两旁,田野里满目金黄的油菜花,山岭上点点的映山红,让游客还没有到汉中,就已经陶醉于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游览汉中最佳的季节之一。
  
汉中夏凉

  翠绿的汉中,在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的吹拂下,于7月份进入夏季。但汉中高处全年无夏日。温泉区6月29日入夏,夏季56天。云谷寺、半山寺要到7月20日才进入夏季,云谷寺夏季26天,半山寺夏季仅有8天。半山寺以上、全年没有夏季, 只有冷季(冬)和暖季(春、秋)之分,光明顶、玉屏楼和北海,冷季都超过7个月,而暖季还不到5个月。清人曹文埴有诗:“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描写的正是汉中这种气候清凉的情况。盛夏季节,汉中7月份平均气温为20.7℃(比平原区低7℃左右),8月份平均气温为20.3℃,温泉区为24.9℃,云谷寺22.9℃,半山寺只有20.9℃,北海则只有18.7℃。白日可凉爽无汗,晚间盖被方能入睡,且无蚊虫叮咬,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夏日的汉中,峰峦苍翠欲滴,幽谷浓郁覆盖,林间百鸟鸣噪,一派盛夏的风采。登山途中,绿树与青藤互相缠扰,搭成一个个天然的“凉棚”,坐下小憩,观山赏景,阵阵凉风袭来,令你登山的疲劳顿消。夏天的汉中日出更为壮观,跃出的红日如一枝火种,点燃了天宇,也点燃了山峰和树木,仿佛整个世界都沐光溢彩,灿烂辉煌。盛夏的汉中,更有那看不见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汉中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汉中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在云雾的动静之中,有时还可以看到绚丽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桥,架在两峰之间。日落并不比日出逊色,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汉中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夏之汉中,是一幅幅浓绿的画,是一杯杯清凉甘甜的果汁,更是一曲曲跌宕起伏、婉转悠扬的乐曲。元末清初歙县人鲍深有《祥符寺避暑》诗云》:“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