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名府特产?
二毛烧鸡
“珍积成烧鸡”原名“二毛烧鸡”,由王德兴创始于清朝仁宗嘉庆十四年(1809年)的直隶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老城内大十字街南边路西,就是两百多年的老店原址,现在还在经营着)。
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香肠,创业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原籍山东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先在官府当厨师,后见大名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饮食业 发达,可做生意。
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作料齐全,制作精细。用料:以白面十斤计算,配白油七两半,香油七两半,花椒、小茴香、食盐适量。郭八火烧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白面用开水烫三成,改用温水把面揉匀和成面块,然后将面块擀薄加料卷合,并打制成园厚饼型,放在炉鏊上翻烤,边烤边刷油,经五六分钟后,火烤两面呈金黄色即好。
芝麻焦烧饼
芝麻焦烧饼为大名县风味食品之一,已有百年之久。芝麻焦烧饼为圆饼形,两面沾有芝麻,有咸、甜之分,现今为了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开发、研制了豆沙、枣泥等系列加馅产品。
清真羊肉饼
羊肉饼是大名清真传统小吃之一,羊肉饼是馅饼的一种,呈圆形状,皮薄如纸,肉厚而松软,外酥里嫩,滋味鲜美,肥而不腻,香醇可口。
二、吴用智取大名府之大名府是北宋的?
大名府是北宋的北京,陪都。
大名府,或称北京大名府,治所旧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
大名府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
五代唐曰兴唐府,后晋曰广晋府,又为天雄军,后汉改为大名府,后周因之,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称“北京”,是宋朝的陪都,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
三、智取大名府概括?
智取大名府,出自《水浒传》第六十五回。
为了搭救被囚禁的卢俊义和石秀,宋江派兵打大名府。因各种原因(关胜的援军以及宋江病重退兵),没能攻下。次年开春,宋江再度出兵大名府。时值元宵佳节,吴用派遣梁山兄弟们装扮成各种身份的人混进大名府。时迁火烧大名府最热闹的地方翠云楼,引发骚乱。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下了大名府,救出了卢俊义和石秀。
四、大名府在何地?
河北邯郸市大名县
唐乾元元年,复改为魏州。
唐建中三年,田悦改魏州为大名府,这也是"大名"被用作地名之始。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承袭唐制。
唐光元年三月,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改贵乡县为广晋县。
唐光三年改东京兴唐府邺都魏州。
后晋天福二年七月,改兴唐府为广晋府,改兴唐县为元城县。
后汉乾佑元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
北宋初期,承袭前制。稍后,元城县、大名县、魏县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大名府,称之为"北京"。
五、水浒大名府描写?
答:水浒大名府描写
家家门前扎起灯栅,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
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
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
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元宵节夜晚描写: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
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值此元宵,有诗为证: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烛龙街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时安。五凤羽扶双贝阙,六鳌背驾三神山。
又:红妆女立朱帘下,白面郎骑紫骝马。笙箫嘹亮入青雲,月光清射鸳鸯瓦。翠雲楼高侵碧天,嬉游来往多婵娟。灯球灿烂若锦绣,王孙公子真神仙。
六、江南各大名府?
江南并不是长江以南的所有地方,而是指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一小块区域,其主体为形成于明代的“老江南八大府”:江宁府(南京)、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含上海)、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广义上还包括长江以北的扬州,以及钱塘江以南的绍兴、宁波。
七、大名府的由来?
“大名”这个词,这个金冠用在府名上,始于唐德宗建中三年,田悦任魏博节度使时。自春秋毕万封于魏,事后,经过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即782年的时候,驻在魏州(今大名县城东北五至二十五里处即魏州治旧址)的魏博节度使田悦与芦龙军节度使十滔、恒州团练使王武俊结盟抗唐命,各自称王,田悦自称魏王,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为“府”。
于是“魏州”之名就改为“大名府”了。这是“大名府”名的第一声,“大名府”名就开始于此。大名县原来是元城、贵乡两个县。两个县治与魏州州治同在一个城郭里。魏州改名为大名府了,县名未变。
“大名县”名开始于五代后汉。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悦僭改魏州为大名府,唐朝中央是不承认的,仍名魏州。923年李存勖即帝于魏州,国号唐(史称后唐),年号同光。
八、清朝大名府辖区?
大名府为清朝初期直隶省总兵驻地,顺治初年置大顺广道,雍正初年改为清河道,雍正十一年复置。起初大名府领一州十县,即开州(今河南濮阳)、大名县、元城县、南乐县(今河南濮阳辖县)、清丰县(今河南濮阳辖县)、东明县(今山东菏泽辖县)、长垣县(今河南省省直管县)、内黄县(今河南安阳辖县)、滑县(今河南安阳辖县)、魏县、浚县(今河南鹤壁辖县)。雍正三年,割内黄县、滑县、浚县(濬县)分隶河南省彰德府和卫辉府;乾隆二十三年,分魏县并入大名县和元城县。至此,大名府辖一州六县,即开州、大名县、元城县、南乐县、清丰县、内黄县、滑县、东明县、长垣县。
九、大名府香肠做法?
做法
1. 将肥瘦肉打成泥,瘦肉切小丁,和肥瘦相间的肉馅混合在一起。加入淀粉,盐,糖,蜂蜜,黑胡椒,生抽,料酒,搅拌均匀,少量分次加入冰水,每加入一次,等搅到水完全吸收后再加下一次。搅到肉起筋后,包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12-24小时。
2. 肠衣用盐搓洗用,用清水浸泡,洗净后,套在灌肠器的出口上,最末端用棉线系紧。
3. 将搅拌好的肉馅放入灌肠器中,慢慢推出,灌入肠衣内。灌到想要的长度后,用棉线扎紧,再继续灌下一段。整串香肠灌好后,用厨房纸擦掉表面的油脂或水渍,用风扇稍稍把表面吹干。
4. 在蒸之前先用牙签在每一节香肠上扎两三个孔,避免煮的时候爆开。香肠冷水入锅,开小火,煮到香肠浮起即可。
5. 捞出香肠,晾干后,一节一节剪开,吃的时候煎一煎或者烤一烤就可以啦。煮好的香肠往油锅里一放,小火慢慢煎熟,伴随着滋啦啦的声响,香气被一层层激发出来,馋得人忍不住吞口水。
十、大名府管辖范围?
大名府的管辖区域是今天河南西北部地区。大名府的位置,就在冀鲁豫三省交汇处大名县的东南一隅。它东靠黄河,西邻运河,水陆交通便利,数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