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足石刻停车攻略?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大门外很近就是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按照大小车分门别类停放,自驾可以选择停在这里。也可以自驾九龙峡景区,再沿着石刻入大足石刻景区,即可将车辆停在景区内便利的停车场。
二、大足石刻交通攻略?
大足石刻是中国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以下是一个关于前往大足石刻的交通攻略:
1. 公共交通:
- 从重庆市内乘坐公交车:可在重庆市内多个汽车站搭乘开往大足石刻的公交车。例如,您可以在重庆长途汽车站乘坐前往大足的公交车,全程约需要1个半小时。
2. 自驾:
- 自驾车前往大足石刻较为方便。从重庆市区沿G75高速公路(川渝高速)或G5001高速公路(渝新合高速)前往大足区。全程约为50公里左右,行车时间约为1小时。
- 在大足石刻景区内有停车场供游客停放车辆。
3. 包车出行:
- 可以选择包车前往大足石刻,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行程。
- 预先在旅行社或网上预订包车服务,根据需求选择车型和行程安排。
4. 注意事项:
- 建议提前查询大足石刻景区的开放时间和门票信息,并注意遵守景区的规定和公共秩序。
- 若是夏季或运动强度较大,建议准备好足够的水和防晒用品。
- 在进入景区前,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避免财务损失。
以上是关于前往大足石刻的交通攻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大足石刻的旅途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三、重庆大足石刻,海拔?
宝顶石刻海拔527.83米,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其宝顶山摩崖造像始造于南宋年间四周二点五千米内,山崖上遍刻佛像,这里也是大足石刻最高处
四、重庆到大足石刻?
从重庆市区到大足石刻,您可以乘坐长途汽车或者自驾前往。
1. 长途汽车:从重庆龙头寺汽车站乘坐前往大足县的长途汽车,约需2.5小时左右。到达大足县后,再乘坐出租车或者公共交通前往大足石刻景区。
2. 自驾车:从重庆市区出发,沿渝遂高速公路(G93)向西行驶,到达大足收费站后,转入大足县城区,再根据路标指引前往大足石刻景区。
另外,您也可以在网上购买往返大足县的汽车票或者包车前往大足石刻。
五、重庆游大足石刻最佳攻略及费用?
重庆游大足石刻的最佳攻略及费用:自驾游比较合适,所有价格在600元左右,如果中途节省则在400元左右。
汽车:40元左右 2.5小时
1、重庆汽车西站乘坐前往大足石刻景区的班车,每天有数十班次,车程2.5小时。
2、从重庆市区——大足县——大足石刻景区。
大足石刻景区内部交通里程:
大足-化龙-宝顶,共15公里。
大足-北山,共2公里,可从县城步行到达
大足-南山,共3公里,可从县城步行到达
门票:
1、宝顶山门票(含圣寿寺)
135元(3月1日-11月30日)、11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
2、北山门票
90元(3月1日-11月30日)、7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
需要同时去宝顶和北山的,购买联票更优惠
〔宝顶山和北山联票
170元(3月1日-11月30日)、12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
3、南山石刻 5元
重庆大足石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5A级景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2016年国庆假期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
六、重庆大足石刻好玩吗?
好玩。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七、重庆大足石刻景点讲解?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八、重庆大足石刻基本现状?
目前,大足石刻文化城的规划建设已经在陆续进行中。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将大足石刻群全部纳入文化城内,并建设成一个综合性文化旅游区。
此外,文化城还计划建设一些周边设施,例如文化广场、书画院和博物馆等。
这些设施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大足石刻文化。
总体来说,大足石刻文化城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将会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九、重庆大足石刻的传说?
大足县,建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隶属昌州。公元885年(唐光启元年),昌州由静南县迁治大足。至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地。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这近400年间完成。
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为凿于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这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不过20龛。直到公元885年昌州迁治大足后,摩崖造像方渐大兴。
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在县城北龙岗山(今北山)营建"粮贮10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的同时,首先在北山凿造佛像。
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仕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直到公元907~965年间(时为五代十国时期。四川为蜀国,史称前蜀、后蜀)营造佛像不断,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
十、重庆大足石刻的种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